和三觀不同的人相處,總感覺在兩個世界,仿佛這個世上沒有「懂」這個字。 只有三觀相同,兩個人才會相處自在,琴瑟和鳴,才能久處不倦,長伴不厭。
「門戶」是否相當
我們總說,愛情可以改變一個人,把不浪漫的人變得浪漫,把衝動的人變得溫和,把粗心大意的人變得心思細膩。 但有些東西,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比如一個人的思想、認知、三觀等。 這些都是從小就開始養成的,和成長的家庭環境、背景有關,和父母的教養有關。
說到門當戶對,很多人都會想到韓國的三星公主。 韓國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的大女兒李富真,她在年輕時不顧一切,嫁給了一名保安任佑宰,然而婚後,他們卻並不幸福。 保安能力不足,無法堪當重任,送去哈佛接受教育又難以承受,還為此兩次企圖結束生命,後來又酗酒,甚至在李富真懷孕後還家暴。最終兩個人的婚姻以86億韓元的天價離婚費而結束。
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這件事是出身家庭的門不當戶不對,其實,真正導致這個悲劇發生的是他們精神上的「門不當戶不對」,他們之間的三觀、認知、背景相差的太懸殊了,從而也為此埋下禍根。 就像夏洛蒂·勃朗特在《簡·愛》里說的: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引用咪蒙的一句話: 「比出身更重要的,是兩個人在「如何看待婚姻」、「如何看待錢」、「如何看待成功」等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沒有分歧,三觀上很接近,這樣的婚姻才能更長久。」 的確,真正的門當戶對,不是兩個人的出身、收入、學歷等物質上的匹配,而是兩個人精神上的高度是否在同一個緯度上。 物質上的差距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得到改變和平衡的,但精神上的差距很難改變,因為很多存在我們的身上的東西其實已經固化。 有些事情可以改變,但有些事或許一生也改變不了,特別是一些與生俱來的。 所以,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只有彼此精神上的「門當戶對」,才不會在感情里如履薄冰。
性格是否合適
周國平說: 「與人相處,如果你感到格外輕鬆,在輕鬆中又感到真實的教益,那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類。」 在感情里更是如此,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什麼都不用太費力,好像什麼都懂,一切都是那麼的輕鬆。 這樣的人,一定是與你性格相合的人。 在宋仲基和宋慧喬的離婚事件中,出現了一個關鍵詞,是在很多失敗的婚姻中都出現過的:性格不合。
宋仲基官宣離婚後,宋慧喬工作室回應:離婚原因在於性格差異,雙方因未能克服二人之間的不同。 現實中也是這樣,許多心有隔閡最後分道揚鑣的愛人,都是從性格不合這根「導火索」開始的。 不得不承認,再多的怦然心動,也抗衡不了性格不合的互相折磨和消耗。 或許會有人說,只要有愛,性格是可以磨合的。 確實,為了愛,可以為彼此去磨合,去成全,但要知道,性格是骨子裡的東西,不可能完全改變,你喜歡安靜,他喜歡熱鬧;你認為這是一件小事,無需計較,他揪著問題不放,和你拚命較真。或許一開始你會為了愛去忍讓,去成全,但忍讓、成全積攢得越多,壓死駱駝的,還是最後一根稻草。 一場性格不合的感情,就像穿著一雙不合適的鞋,穿上的感覺有多痛苦,也只有你知道,你以為多穿幾次終究能夠磨合,其實最後不過是傷了腳又壞了鞋,最終又能堅持多久呢? 我想這樣的感受正在經歷或者已經經歷過的人,一定知道其中的心力交瘁和心累。 兩個人要走到最後,是一段很長,很辛苦的路,所以一定要找個性格合的來的人,這樣相處起來才自在舒服,關係也更細水綿長,兩個人在一起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但一定要最輕鬆自在的。
人生海海,能遇到合適合拍的人,並不容易,要是能遇上,請好好珍惜。 人生漫漫,願你在顛簸的人生里,找到合適的人,不失自我,一起並肩抵達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