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jour!All-in吐司(終極懶人|一次發酵|純魯邦|法粉吐司)

2022-12-10

用料   T55/T65小麥粉 326克 固體魯邦種(含糖7克) 72克 牛奶 106-117克 全蛋液 52克 水 42-46克 黃砂糖 19.6克 鹽 6.5克 黃油 26克

Bonjour!All-in吐司(終極懶人|一次發酵|純魯邦|法粉吐司)的做法  

  1. 步驟 1

    提前4-6小時激活魯邦種

    將7克黃砂糖溶於20克水中

    再取成熟的8原種克(我的種含水量為50%),用蛋抽打散化開後

    加入40克麵粉,攪拌均勻至無乾粉(配方只需要72克酵種,多做的量是作為損耗用的)。

    然後找個直徑為5-6 cm瘦高個透明容器(玻璃杯、嬰兒輔食杯都可以哦)

    將種裝進去,儘量壓平讓表面的高度一致,然後用橡皮筋或透明膠固定在起始高度,找個東西蓋住口(不要密封,要留縫能讓空氣流通)

    【建議種的起始高度占瓶子的1/5】

    等種長到最高點就可以使用了

    不喜歡酸的可以用嫩種——即漲到最高點之前的酵種。

    建議至少要漲到最高點的80%

    *黑麥建議1.8倍以上

    *白面至少要2-2.5倍以上(漲幅100-150%)

  2. 步驟 2

    將酵種加入牛奶里,用打蛋器打散(也可以不打散直接加,因為固體酵種其實挺難打散滴),倒入麵缸中

    加入全蛋液、水、砂糖,攪拌均勻

    加入麵粉,廚師機開低速混合成團

    加入鹽和室溫軟化後的黃油,先低速混合,等黃油基本吸收轉高速攪拌到出厚膜。

    然後將麵糰放入密封盒,表面蓋好保鮮膜

    (抹點油防粘,再蓋好密封蓋冷藏水解4-8小時)

    夏天溫度高,在開始做之前至少1小時,需要將所有材料冷藏。

    (麵粉提前冷凍,效果更好)。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麵缸面勾最好冷凍;沒條件可將麵缸冷藏,面勾冷凍。

    (出缸面溫最好不要超過20℃,防止酵種發酵。面溫太高了可以冷凍半小時再冷藏)。

  3. 步驟 3

    麵糰打到什麼程度,全然取決於麵糰冷藏水解的時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如果需要隔夜水解,麵糰打出筋度(粗膜)即可

    視頻里的厚膜我後續冷藏水解了4個小時。

  4. 步驟 4

    冷藏水解後的麵糰拿出來,回溫到16-18℃。

    在室溫26℃左右大約需要一小時。

    視頻是冷藏水解4小時回溫以後拉出的膜,大約7分的樣子。因為發酵時間長,麵筋拓展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

    如果沒有時間冷藏水解,可以直接打到視頻的程度(7、8分膜)。

  5. 步驟 5

    將回溫好的麵糰分割成三等份,按照視頻的預整形方式收成長條形

    然後在26℃中鬆弛30分鐘

    如果用的是USA Pan,請分成4等份。

  6. 步驟 6

    案面上均勻的撒薄粉

    按照視頻的方式,將鬆弛好的麵糰擀長。

    擀麵杖從麵糰中間往下順勢推開,然後左手捏住最上端,擀麵杖從中間往上推開,長度約28-30cm。

    鬆弛到位的麵糰應該很容易就能推開

    怎麼判斷是否鬆弛到位?

    麵糰上撒點粉,手指腹往下按壓,看坑是否回彈,不回彈即表示鬆弛到位。

    另外,鬆弛到位的麵糰觸感會如同耳垂一般柔軟。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暴力擀卷!如果麵糰回縮請繼續鬆弛一會再擀。

    麵糰太緊會影響後續的充氣。也不要用力擀很長,會變成無脊椎動物:千層麵條片。

    別問我是如何知道的

  7. 步驟 7

    將擀好的麵糰順勢捲起(不需要按壓收攏,鬆鬆地自上而下地滾下去就好,不要卷很緊),放入模具盒,室溫28℃10個小時左右(30℃的話大約6-8小時)。

    發酵溫度最好根據自己酵種適宜的溫度來選擇(就是平時酵種最活躍的溫度,太低和太高都會抑制發酵)

    法粉吐司擀卷太緊會造成充氣阻力而發不起來。所以新手比較建議直接分割兩份後團圓放入模具。這樣充氣會比較容易而且組織會有均勻的蕾絲氣孔。

  8. 步驟 8

    這個麵糰量擀卷後入模應該基本鋪滿底部的。如果空隙很多,有可能就是擀卷太緊導致每個麵糰成瘦子。

  9. 步驟 9

    山形吐司發到八九分滿左右(具體根據麵筋狀態來調整)

    (USA Pan請發到離膜口1.5cm,就是從邊緣數下來2行的地方)

    關於最佳進爐時間,V姐有話說: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以幾分滿作為判斷入爐的唯一標準。酵種吐司的進爐時間有另外兩個參考指標

    1-麵筋正常的情況下,發酵完成後表面還是光滑緊繃的,弧度飽滿。指腹輕輕按壓能感受裡面有氣體對抗,有一定回彈力。如果麵糰弧度塌陷,或者表面能看到明顯氣泡,那說明麵筋撐不住了,要趕緊進爐。

    2-聞味道,發酵充分/接近充分的麵糰有乳酸的香味,如果發酵過度,會有刺鼻醋酸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10. 步驟 10

    請提早將烤箱預熱到位。

    烘烤的話,只需跟平時烤吐司的時間和溫度走即可。

    這裡給大家一個用三能低糖吐司盒烘烤的參考

    平頂&山形:預熱到180℃,180℃烤30分鐘(如果想膨脹的更好,可以200度烤10分鐘,然後再調低到170℃烘烤20分鐘)

    脆皮山形:預熱到210℃,200℃,蒸汽環境烤15分鐘,然後調低到170℃繼續烘烤15分鐘。

    如果想要表面有光澤度,可以在進爐前刷一層牛奶。

    蒸汽製造方法,請戳https://www.xiachufang.com/recipe/106175756/

    不需要脆皮口感的,就不需要製造蒸汽,跟平頂的溫度和時間走即可。上色滿意了加蓋錫紙。

    如果是其他吐司盒請適當延長時間。

    溫馨提示:上述溫度和時間僅供參考

    大家可根據自家烤箱的性能以及吐司模酌情調整。

  11. 步驟 11

    出爐啦!

    聞著麥香味十足

    表皮有和歐包一樣的脆皮(小泡泡),看著就令人十分高興。

  12. 步驟 12

    在歷經漫長的等待後(冷卻,你懂的),我們翹首以盼的時刻終於到了!

    🤯OMG!!!

    切開來居然是典型的日系吐司風組織!!!

    柔軟細膩,還具有良好的斷口性。

    而因為糖酵的加持,即使長時間發酵也沒有明顯酸味。

    如果你和我一樣,都是管不住嘴又邁不開腿的吃貨,不妨就來試試這款吃不胖的低GI吐司叭🤗

小貼士 1-不同品牌的T55麵粉吸水性和耐發程度都不同。我用過王后和伯爵T55。感覺王后的耐發程度更高,發酵10個小時麵筋完全沒有問題。但是伯爵的發酵8-9小時麵筋就已經極限狀態。所以對麵筋沒有太大把握,或者不能接受吐司有酸味的,可以加1克乾酵母或2克鮮酵母輔助,發酵時間會縮短至4-5小時左右。入爐膨脹力也會更好哦

註:如果加了速發酵母輔助,就需要直接將麵糰打到位,室溫鬆弛半小時後分割整形。不能再冷藏水解,否則會發起來。

2-擀卷的時候一定一定要鬆弛到位。因為擀卷會將麵糰彈性拉到極限,過於緊繃會影響後期充氣長高。掌握不好的小夥伴可以直接分割成兩份,團成球入模。雖說這樣出來的組織走的會是美式粗礦工業風,但卻像極了歐包均勻的蕾絲氣孔,也是另一種獨到的魅力之美哦。

擀卷做出來的組織會更偏向於亞洲人的細膩。

我覺得組織的樣子全憑個人喜好。

對我來說,組織無好壞,更無對錯。只要麵筋到位、每個氣孔都打開了,那就是好吃的麵包。

3-這是個較低水的麵糰,大家千萬要忍住想加水的慾望,不要覺得看著好乾硬就馬上加水。法粉有個高筋所沒有的優勢,就是它天生的延展性會比較好,成團出筋以後只會越來越軟,所以就算是水量低,它出品的麵包都是軟乎乎、香噴噴的。再加上長時間發酵,如果麵筋太軟的話很難充氣。

4-麵粉的話首選T55(筋度高一些),如果T65的話新手操作建議替換20%高筋粉來增加筋度,水量可以適當增加,加多少需根據質地判斷,要跟方子中的質地差不多。

5-因為法粉筋度屬性以及純酵種吐司發酵的特點,麵粉用量會比普通商酵450克模具吐司的用量多一些。發酵的時候請發到8.5-9分再進爐。但是具體還是要看麵糰的狀態,手指輕輕按壓麵糰的時候要有一定的回彈力。如果按下去一個坑基本麵筋快撐不住了,需要儘快入爐。

6-發酵時間的話我建議在28℃-30℃左右8-10個小時左右最佳。時間太久法粉的麵筋撐不住,表面就會起泡。


相关文章

  • 腌黃皮
  • 快手雞絲拌涼麵|不辣版|🍜醬料超贊
  • 『葷』麻辣小炒雞
  • 冰鎮撈汁羅氏蝦(大頭蝦)
  • 香迷糊了❗開心果奶鹽貝果
  • 『葷』麻辣小炒雞
  • 冰鎮撈汁羅氏蝦(大頭蝦)
  • 快手雞絲拌涼麵|不辣版|🍜醬料超贊
  • 腌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