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
插圖|網絡
導語:
有人說,人老了,千萬別和子女住一起,那樣誰都不會開心。這話一點也不錯,兩代人生活在一起糾紛不斷,而不生活在一起,則各自安好。所以兩代人,還是要有距離。只有如此,彼此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和位置。
父母與成家的子女之間,特別是與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媳和女婿之間,因為生活習慣、生活理念、親情關係融合程度的限制,很多人同住會鬧出很多矛盾。
因此,生活尚能自理的老年人,除非子女真的需要你們去幫忙,做免費保姆,否則同住還是要多多考慮現實。
01
有時,張晴一直在懷疑當初自己這樣倒貼,是不是很虧?她和老公結婚時,婆家沒能力給彩禮和買房,最終為了讓他們順利結婚,是張晴父母出首付幫他們買了一套婚房,這才讓小兩口在大城市立足了腳跟。
剛結婚時,公婆並沒有和他們住在一起。等公婆相繼退休後,他們就不請自來了。用公婆的話說,考慮到兒子兒媳工作忙,他們過來住是幫著照看孫子,做做家務,照顧他們小兩口。公婆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張晴如何也拒絕不了。
02
只是忍氣吞聲接納了公婆,公婆卻開始不停作妖。因為張晴和老公教育孩子比較嚴厲,公公婆婆各種看不慣,就總是護著孩子,嬌慣孩子。對於自己的兒子,公婆自然都是護短的,捨不得打罵。
但對於張晴這個兒媳婦,公婆就沒有了好脾氣。只要張晴教育孩子,公婆就站出來護著,還指責張晴做得太過分。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張晴和公婆就有了不少矛盾。孩子的教育也就算了,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
03
可公公還愛管閒事,張晴喜歡網購東西。雖然家裡也有一些壓力,但她的工資可以承擔得起。所以平日裡,她看到什麼喜歡的,都是毫不猶豫就買了下來。
而公婆卻覺得張晴大把花錢,過度消費,還責罵張晴是敗家娘們。張晴覺得特別委屈,可老公沒有站出來替她說話。
如果說這些都是瑣碎的事情,那麼張晴父母生病來他們家暫住,就徹底成為了一個導火索。張晴母親生病不舒服,需要來大城市做詳細的檢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原本張晴考慮到公婆住在家裡,家裡地方不大,就安排父母住酒店。可公婆卻非要讓張晴父母住家裡,說一家人熱鬧,也沒必要浪費錢。
04
張晴父母不好拂了親家的好意,只好住了進來。可住進來後,張晴就想公婆騰出一間房來。公婆多年前就分床分房睡了,兩個人來到兒子家也是各住一間房。
結果婆婆愣是不樂意,說公公打鼾她晚上睡不好,然後婆婆非要張晴在客廳給她父母打地鋪,說這樣大家都不麻煩,反正親家也不會住太久。
張晴早就對公婆看不慣,如今婆婆這個無理要求說出,她憋著的一肚子火氣,終於忍不住了。她很乾脆拿起公婆行李,直接扔出門外說:房子是我父母買的,該走的是你們。而公婆看著突然大發雷霆的兒媳,一下子愣住了。
老公一直在旁邊說好話,可張晴早就下定了決心。公婆說是來幫忙,其實就是來搗亂的。她寧可自己帶孩子,也不想再委屈自己和公婆同住。大家說,張晴的做法,過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