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感作家陸琪有言:「結婚你不是嫁給了某一個人,而是嫁給了這個人的全部社會關係。」
當女人步入婚姻以後,需要在婆家面對多層家庭關係,從婆媳關係到姑嫂相處以及妯娌之間的相互遷都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在婆家的多層家庭關係,這也導致在婚姻當中,我們不僅僅會遇到婆媳問題,姑嫂問題,妯娌之間的矛盾。如果婚姻當中只有婆媳矛盾不好,那麼處理起來也許還比較簡單,可是,如果婆媳和妯娌之間都有問題,那無疑是對於夫妻關係的火上澆油,雪上加霜,它們也必將成為幸福婚姻里的大阻礙。
關鍵還是要看當事人是否懂得尊重和互相體諒,婆婆能否一碗水端平。
我跟大嫂之間的關係說不上好但也不是很壞,我們之間走得並不是很近,甚至沒有彼此的聯繫方式,但是我們都很懂得尊重彼此,也都很大度。
我跟先生是在離老家很遠的城市定居,先生的大哥大嫂留守老家,也順便照顧父母。我們一年也就回去一次,正所謂住得太遠了也扯不上什麼關係,更不會有什麼矛盾。我大嫂是個很不錯的人。
我們每年例行回去一次,先生的大哥大嫂也都很熱情招待,也就那麼幾天,大家一起樂樂呵呵的。先生的大哥大嫂都是聰明人,日子過得也很好,為人也大方,對父母也孝順。
其實婆媳之間、妯娌之間的關係也好處理,沒必要特別親近,還得看你們各自是什麼樣的人,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地方。
02
許薇和麗娜是妯娌,一開始麗娜剛嫁進自己家的時候,許薇和她的關係還算好,畢竟兩個人都是從外面嫁過來的,用婆婆的話說:「你們都是外人,我們才是一家人。」
許薇和麗娜在婆家能夠感同身受,所以關係自然也差不到哪兒去。
可是沒想到在結婚以後,婆婆對她們二人的態度截然不同,因為婆婆太偏心,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慢慢也有了隔閡。
天琪是家裡的老大,在他外出打拚的時候認識了許薇,兩個人在同一個城市打工,身體上的辛勞和精神上的壓力,讓兩個人走到了一起。天琪很體貼,也很誠實,這一點讓許薇很喜歡,所以兩個人在一起兩年之後,他們就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了。
許薇和天琪結婚算早的,當初許薇嫁給天琪的時候,小叔子還在大學裡。許薇也是出身農村,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的好,不過她的家人不算偏心,在許薇出嫁的時候,彩禮要的不多最後如數退了回來,還多給了一萬塊錢做嫁妝,送了許多的家電。
當時把這些東西帶回婆家的時候,婆婆樂得合不攏嘴,感覺自己娶了一個好兒媳,可是在小叔子娶了麗娜之後,婆婆對許薇的態度就變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小叔子也算爭氣,大學畢業以後,進了一家國企工作,他在那裡認識了麗娜,麗娜是城市戶口又是獨生女。
這兩年天琪許薇幫襯了家裡不少,在家裡蓋起了新房,家庭條件還算好,麗娜的15萬彩禮也出得起,沒想到麗娜的父母出手闊綽,不僅15萬彩禮退了回來,還給小強在城裡買房子的時候墊了首付,這才真的讓婆婆樂開了花,對二兒媳的態度比許薇親熱多了。
因為每個人的家庭條件都不一樣,許薇對此並沒有什麼不舒服,但是沒有想到因為麗娜是大城市來的以及這些陪嫁,婆婆居然把她們兩個訂出了好壞的標準。
她和天琪結婚都已經六年了,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婆婆應該知曉,可是婆婆卻逢人就說小兒媳的好,反倒說的許薇娘家太摳門。
03
一開始原本還相互依賴的妯娌,因為婆婆偏心,關係也越來做差,麗娜在老家什麼都不做,婆婆也不會說她,但是只要一看見許薇回老家的時候閒著,婆婆就會說:「我怎麼當初就撿了這麼一個便宜貨?沒給家裡經濟上幫襯點也就算了,還不知道主動幹活。」
在家裡麗娜和許薇是平輩,許薇身為嫂子,再怎麼說也是麗娜主動一些,但是沒有想到婆婆偏心到心眼裡,有時候早晨麗娜不出門吃飯,婆婆就讓許薇自己親自給她送到屋裡。
原本麗娜自己也接受不了嫂子對自己這麼客氣,可是久而久之看著婆婆偏向自己,越發的囂張跋扈,兩個人的關係也就越來越差。許薇越來越不願意回家,看著母親這麼偏心天琪心裡也有了意見,所以許薇不願意回老家,他也不說。
在城裡,每次婆婆打電話都會說一些難聽的話給許薇聽,她也不在意。
這幾年婆婆的身體不如以往,經常生病。
天琪和小叔子就商量著把母親接到城裡來住,原本想著在自己家裡,婆婆就沒有那麼強勢了,可是沒有想到,在自己家婆婆還是改不了老毛病。
許薇對婆婆已經習慣了,她也不說,不過婆婆在麗娜那裡待了一個月之後,小兒媳便不想贍養婆婆了:「我寧願多拿點錢,也不想伺候她。」
婆婆在農村待得久了,很多習慣都改不過來,許薇對此也不計較,可是麗娜是個特別愛乾淨的女人,看到婆婆把家裡弄得家裡這個樣,脾氣就直接上來了,絲毫都不會讓著她。
後來,婆婆那天晚上生病發燒想讓麗娜送自己去醫院,麗娜正在氣頭上,她壓根就沒有管,給正在加班的小叔子打個電話,讓他回來送她去的醫院。
大半夜,許薇和天琪急著趕去了醫院,許薇還主動拿了一些洗漱用品,婆婆才後悔自己當初勢利眼,看不起大兒媳偏心小兒媳。
其實作為婆婆,是過來人,應該端著清兒媳這個角色的責任,十年看婆十年看媳,自己也是一步一步從那個時候過來的,對於她們的感受和難處也應該能夠感同身受,換位思考。
不管兒媳的娘家有沒有錢,只要她懂事,聽話,孝順就應該得到尊重,被婆婆同等對待,如果要是用有錢沒錢去區分兒媳的好壞,不去衡量人品,那麼自己也早晚都會吃虧。
04
老話說:「一家人相處在一起,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否則你就知道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在親情里厚此薄彼,一味的偏袒一個人,才讓人不悅,最終也會讓另一個人寒心,矛盾也不會間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其實在一個大家庭當中,有兄弟姐妹,有妯娌,婆婆這個角色作為長輩就顯得至關重要,作為婆婆就應該主動拎得清自己在這家裡的位置,多為兒女著想,辦一些實事。
要知道一般幸福家庭都是民主、平等下的相互關愛,對兒媳偏心很多問題要比偏向兒子要嚴重的多,媳婦本就是這個家裡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
她嫁到這個家裡以後,一定是試圖想要加入這個家庭,並好好融合,但是,如果作為婆婆一味的牴觸甚至偏向,把婆媳矛盾上升為妯娌之間的矛盾,進而導致兩個小家庭不和睦,最終會變成大家庭的內部矛盾。
一個大家庭是由多個小家庭的和睦所組成的,一個小家不太平,大家便很難興旺,別讓兒女之間有了隔閡。如果最後自己寒了其中一方兒女的心,被偏向另一方還不願意接受自己,自己得不到贍養,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而一個家庭也很難再和和氣氣的相處下去了。
我跟大嫂之所以能合得來,是因為我們平時不怎麼接觸,還有彼此之間的利益掛鉤少。我們都不是那麼在乎的人,婆婆也到能拎得清,不是那麼偏心,我們也都不小氣,所以才十分和睦。
我覺得,在任何環境下,公婆偏心眼和不公平待遇都會給家庭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作為爸爸媽媽,公公婆婆,一定要對孩子們一視同仁、不偏不倚。
別因為你們的偏愛,在他們的心裡種下不公平的火種,最終到了無法收拾的局面,毀掉的一定是整個家庭。
今日話題:你跟妯娌之間有矛盾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