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13年 給進獄系練習生吳亦凡的文藝服刑建議

2022-12-11     緣分     9645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青浦監獄應該是國際化氛圍最濃烈的地方。一到逢年過節的時候,跨越六大洲和四十多個國家的外籍人士齊聚一堂。藝術是這裡唯一的通用語言,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吳亦凡的電音風格能不能符合用人標準。像上海提籃橋監獄的新岸合唱團水平很高,可以說全中國門檻最高的合唱團。你得先「進去」,也就是入獄,還要再「進去」,也就是通過合唱團的業務考核。我相信吳亦凡只要肯努力,在這裡算是專項專業長期進修。13年服刑生涯出來,這唱跳能力才抗打呢。

青浦監獄最有名的藝術矯治項目其實是玉雕。海派玉雕是中國玉雕的四大流派之一,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門上培訓班,要花幾萬塊去學,要不給老闆白當三年學徒工,才能學到一點皮毛。但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知道,要學正宗的海派玉雕,得去外青松公路7405號。這裡管理嚴格,技術到家,師傅負責,沒有學費,還食宿全免,至少要學成7年,才能被叫聲入門。

被判13年 給進獄系練習生吳亦凡的文藝服刑建議

圖自「上海監獄」

青浦玉雕工作室的服刑人員創作的玉雕作品獲得過上海市玉雕類最高獎項玉龍獎最佳創意獎、銀獎、銅獎、優秀獎,共計11次。在這個人人被短視頻搞到人心躁動的時代,只有蹲在高牆內的服刑人員才能沉下心來,認真體悟藝術的真諦。甚至不少玉雕工廠的老闆就是從青浦監獄裡走出來的,他們每年還會回到監獄門口招工,循環往復。管你什麼復旦、交大、同濟校友,今天我們都是青浦獄友。他朝刑釋之日,就是今日就業之日。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上海監獄盛產藝術家?這個問題當中的「產」字很有靈性。因為「人是可以改造的」,這也是中國監獄改造犯人的基本原則。這套原則堅信的是,藝術家不是天生的,罪犯也不是,只要扭轉消極因素,罪犯也可以是藝術家。

《上海監獄管理局獄務公開手冊》中寫到監獄作用有二:一,監管秩序維持穩定。二,降低重新犯罪率。簡單翻譯一下:關進來溜不出去,出去了別想回頭。前面是鐵面無私,後一句沒有技巧,全是感情。

不想罪犯回頭當然是人文教化,是文明象徵,其實背後還有一筆經濟帳。中國犯罪率多年維持在6-8%,相較一些已開發國家的20-60%。真是低得可憐,但是再低的犯罪率也扛不住迭加中國人口基數,因此,中國也是世界上押犯極多的國家之一。犯人多、責任重、管理難,其實都是說一件事兒,成本高。每送一個犯人出獄不再回頭,基層工作人員的心情就像是砍掉一直陰虧的股票,現在再看上海監獄管理辦法是不是意味深長?

每一句「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的背後,都是咬牙切齒:妹妹(哥哥)你大膽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