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說婆媳關係,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經久不衰的話題。婆婆永遠都不是媽媽,而媳婦,卻永遠都不是女兒,這一客觀的現實,就是揭露了婆婆與兒媳之間的矛盾之所在。
一個有內涵的婆婆,會用她們的智慧,能夠贏得兒媳的尊重與理解,甚至到後來,兒媳們會反過來把她們當作自己母親一樣對待。
而一個沒有內涵的婆婆,也就是說,遇到的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婆婆,那麼我想,到頭來,這位婆婆一定會沒有什麼好的下場。
也正因為如此,她們的兒子夾在中間,也會很遇做人,甚至在婆婆的干涉下,兒子的婚姻也因此走向盡頭。說到這裡,譚永樂可是深有感受。
譚永樂出生在一個農民之家,父母在譚永樂很小的時候,是以務農為主。
本來嘛,如果日子就這樣過下去,也還是不錯的,畢竟父母都在,每天能享受到父母的愛,對於譚永樂來說,也的確是幸福。
然而在譚永樂在八歲那年,父親得了肝癌,父親從確診到去世,僅僅三個月的時間,父親就去世了。
從父親走後,譚永樂都是跟著母親楊金玉過日子。母親為了譚永樂,可以說是終身都沒有再改嫁。
母親楊金玉在丈夫去世後,為了能供兒子譚永樂上學,就先在一家飯店裡,干起了洗碗工,而後,母親楊金玉又在家政中心,兼職做起了家政……
可以說,楊金玉為了譚永樂,真得是什麼苦都吃過了。所幸還好,譚永樂真得是個懂事的孩子,每天看到母親如此地辛苦,就會在母親身邊說道:
「媽,我現在已經快要長大了,等我長大了,我一定會好好孝順你的,一定不會再讓你吃苦的。」
楊金玉每次聽到兒子說這樣的話,心裡就特別欣慰。
譚永樂真得沒有讓母親失望,學習上面,一直都是佼佼者,所以他很順利地考上了本省一類大學,大學畢業後,課永樂就回到了自己所在的縣城,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譚永樂用自己的努力,終於三年後,自己在公司里,站穩了腳步,月薪從最初時的六七千塊,漲到了一萬二左右。
而譚永樂自己從上班拿工資後,就開始實現了他對母親楊金玉的諾言。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