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裡,他心力憔悴,有時甚至會覺得今天的壞局面是自己一手導致的,沒有他蓋別墅這檔事,鄉親們也不會吵起來。
官湖村別墅群
為了平息大家的憤怒,陳生回到了官湖村,他領著工作人員挨家挨戶的對接、疏導,最後村民們一致同意,擱置爭議,採用抓鬮的形式來分別墅。
2018年5月7日,在村委會的安排下,鄉親們一個個微笑著接過了自家的別墅鑰匙。
人群中,一個佝僂的背影引起了大家的圍觀,原來陳生的母親也來領取自家的鑰匙了。
「大姐啊,真的謝謝你,培養了這麼一個好兒子!」
面對大夥的感謝,陳母激動道: 「這都是他應該做的,沒有你們的捐獻,哪有他的今天」
當日,陳母還不忘掏出自己準備的對聯,顫顫微微的遞到大夥的手中。
上面寫著: 新年新景新天地,順風順水順心意,橫批:天助人助。
這簡簡單單的18個字,道盡了這段情誼,那天的官湖村,被歡聲和笑語籠罩著。
2018年6月4日,為了慶祝全村的「喬遷新居」,村民們濟濟一堂,圍坐在一起。
村民聚會
面對台下的恩人們,陳生發表了一番動情的演講: 「今天的別墅,雖然是我給大傢伙蓋的,但這不是長久之計,我會老去大夥也一樣,要想永遠過上好日子,我們必須把目光放長遠,重視後代子孫的教育,少年強國才強,這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臨近尾聲,陳生又發自肺腑道: 「不管有錢還是沒錢,咱們鄰里間都應該和諧相處,互幫互助,這樣才能共同過上好日子!」
今天的官湖村,早已成為了十里八鄉著名的富裕村,家家戶戶開豪車住別墅,日子過的有滋有味的,而這一切,全都離不開當年的那場「滴水之恩」。
自古以來,講究「報恩」,不管是「一飯千金」的韓信,還是為鄉親們蓋別墅的陳生,他們都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什麼叫「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當然了,這些別墅也是鄉親們用義舉換來的,正如那句老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樂於助人,什麼時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