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問,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成熟? 有個高贊的回答說: 成熟就是容得下生命的不完美,也經得起世事的顛簸。 人這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走向成熟、磨鍊心性的過程。
而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是沉默,不是放下。 而是開始接受無力改變的事實,對人不再抱有過高的期待,將哭聲調成了靜音模式,更加關注自己內心的需求。
開始接受無力改變的事實
人生是一場旅行,途中有太多的無法預知。 學會面對生命的無常,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說說我朋友趙偉的故事。 大二暑假的一天,他幫父母曬綠豆,從屋頂摔下來,因為後背著地導致身體高位截癱。 曾經躊躇滿志的翩翩少年,突然變成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他的人生瞬間墜入地獄,心情也跌入谷底。 他曾無數次叩問自己: 我就這樣一輩子躺在床上了嗎?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他很想離開這個世界。 每天,看著年邁的父母親坐在病床旁垂淚,他心裡很難受: 我不能死,因為我還欠父母的養育之恩。 儘管癱瘓了,但我還有清醒的頭腦呀 …… 他強迫自己振作起來!既然死不了,那就好好活! 想到這些,他用嘴唇咬著筷子敲擊鍵盤,開始借文字記錄生活。 他不斷加強個人寫作能力,創辦寫作培訓班、創辦網上殘疾協會,他用文字養活了自己。 他的故事上了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還被評為「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全國優秀共青團員。 生活有時殘酷,如果能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接受生活給的難題,不糾結,不內耗,就能迎來希望。
《奇葩說》辯手臧鴻飛說: 「在我心裡,人的『成熟』是:走出半生,歸來一言不發地接受生活贈與的那些無能為力。」 的確,一個人越成熟,越發覺值得抱怨的事越來越少,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 人生的旅途,總有一些坎坷。 生活不是等暴風雨過去,而是能在風雨中跳舞。 接受無力改變的,釋懷求而不得的。 學會將自己的日子經營好,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智慧。
對人不再抱有過高的期待
賈平凹在《自在獨行》里這樣說: 「減少依賴,降低期待,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別人。」 與人相處,對對方的期待越高,期待落空所帶來的反噬就越大。 很多時候,真正傷害我們的,並非別人的行為,而是我們對別人的期待。 就像電視劇《金粉世家》里的世家公子金燕西。 他為人仗義,對朋友赴湯蹈火。 好朋友劉寶善因貪污巨款被抓,金燕西借著父親的顯赫社會地位,把劉寶善保釋出來了。 這件事情,讓父親受到牽連。 父親生氣地訓斥他,金燕西滿不在乎地反駁:「為朋友,要什麼回報?」 父親去世以後,金家逐漸衰敗。金燕西身邊的朋友也一個個消失。 沒了依靠,金燕西的日子開始捉襟見肘。 他滿懷期待地找到劉寶善說: 「我現在到這個地步了,你就幫忙謀份差事吧……」 金燕西滿以為,憑藉自己和劉寶善的關係,對方肯定會幫他渡過難關。 結果,劉寶善閃爍其詞,三言兩語就拒絕了金燕西。 落魄的金燕西沒想到,自己曾兩肋插刀的人,現在卻如此薄情寡義。
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像金燕西呢? 總以為自己對別人好,就一定會被人傾心相待。 卻不知,人心難測,生死不棄是幸事,人走茶涼是常事。 並非所有的好心都有好報,也並非所有的真心都能得到同等的真心。 不過分高估自己和別人的關係,不對任何人抱有過高的期待,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把期望降低,把依賴變少,才會過得更好。
將哭聲調成靜音模式
有一段話說: 「我們的心長在各自的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嘗的味道只有自己知道,別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別要求他人懂你的感受,叫得再大聲也是白費力氣。」 一個成熟的人,不是逢人便說自己的艱難,而是把哭聲調成靜音模式。 玫瑰花開悄無聲息,荊棘叢生它也默默承受。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難。 朋友小海最近在工作之餘,做起了代駕。 和別人做代駕的情況不同,他是晚上做代駕,白天送外賣。 一次閒聊,小海無奈地說,上個月年邁的母親因中風躺在重症監護室。 為給母親治療,他掏空了家裡的積蓄。 妻子在毛巾廠當工人,前幾天去醫院看望母親的路上,被摩托車撞傷,右腳踝關節粉碎性骨折。 稍作調整後,小海微笑著拿出手機,點開兩個孩子寫作業的視頻。 他說,為了母親、妻子和孩子,他必須扛下生活的苦,將眼淚藏在心底。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馬未都說: 「成熟有個最大的標誌,是能承受委屈。」 生活,不是肆意放飛情緒的舞台。 遇到煩心事,哭是本能,笑是本事。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一邊收拾生活的狼藉,一邊消化苦難帶來的苦楚。 越痛,越不動聲色;越苦,越保持沉默。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 咬住牙關堅持,再難的日子,終有過去的一天。
更加關注自己內心的需求
楊絳先生說: 「我們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有時,我們需要閉上眼睛,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談話社》訪談中,宋佳說,她20多歲時,生怕別人不喜歡自己,怕別人覺得她不好。
後來她發現,人應該學會給自己鬆綁,不必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應該討好自己,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其實,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辭去不想參加的聚會,拒絕不必要的應酬。 周末陪家人去野外郊遊,下班了犒勞自己,吃頓好吃的。 買自己喜歡的衣服,戴超大鏡片的墨鏡。 多關注自己的內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一個人開始屏蔽雜音,不因內心所困,不為外物所累,活得通透,就能行穩致遠。 我們總是把快樂的鑰匙交給別人,仿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需要他人的認可和讚賞。 其實,這個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璀璨。 你人生的畫卷,何必讓他人著色。 做想做的事,走想走的路,才能過想要的人生。
作家余秋雨曾在《山居筆記》中寫道: 「成熟,是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 的確,經歷越多,人越成熟,就越懂得: 生命中有些事無法更改抵抗,過高的期待往往就是傷害自身,人類的悲喜也並不相通。
只有一切向內求,堅強挺過,日子才會越過越順。
正所謂:經得起涅槃之痛,才能有重生之美。
日升月落,總有黎明。
願你釋懷心靈的傷痛,降低眼前的期待,拒絕違心的討好,接受生活的苦難,做個成熟的人,過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