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朱明遠再次面臨提拔,在公司的呼聲也挺高的。然而,公示名單出來之後,依然沒有朱明遠,這讓朱明遠十分納悶。
上一次提拔,朱明遠失去機會,他沒說什麼,在此後的三年中,工作一直很敬業,而且,他領導的部門,這三年的各種考核和業績都是名列前茅。最讓人感到氣憤的是,公司傳言他有「私生子」,顯然這一次沒有被提拔,與這個莫須有的「私生子」有著莫大的關係。
朱明遠直接找到了公司一把手,一把手並不承認沒有提拔他的原因,是因為傳言中的「私生子」,即便是這個原因,一把手也不會把「捕風捉影」的事情,拿到桌面上。朱明遠和一把手的談話,自然沒有結果,他就有些不服氣,又找到了上一級的領導。
之前,朱明遠已經和劉昆做了親子鑑定,鑑定的結果顯示,他和劉昆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為了保險起見,他還去了兩家鑑定機構,結果都是一樣的。
然而,朱明遠的舉動,卻讓公司的領導很生氣,認為他這是「不服管理」,一時間,朱明遠成為了公司的「反面典型」,不僅沒有得到提拔,還把他從之前的重要部門調到了下面的二級單位。這樣的結果,讓朱明遠感到詫異,也顯得很無奈。
妻子看到朱明遠的情緒不對,就安慰她說,「當官能當一輩子?再高的職位,總有一天要下來的。以前辛辛苦苦,加班加點,最終又如何?如今兩個孩子都上高中了,你倒是可以抽出時間,好好的為他們做好後勤服務,如果他們都考上名牌大學,到時候,自然有人為你歌功頌德。」
朱明遠覺得妻子說得有道理,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反而放平了心態。因為新的崗位,事情沒有之前那麼多,所以,閒暇的時候也就多了起來,他有了充足的時間,陪伴兩個孩子,給他們當好後勤部長,照顧已經在家頤養天年、享受天倫養父母。
一家人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當初,在單位風風火火的朱明遠,漸漸的淡出了很多人的視線。
圖文無關
劉昆和朱涵二人沒有讓朱明遠失望,劉昆考上了武漢大學,女兒朱涵上了北大。
這件事兒,立即在當地引起了轟動,一些媒體紛紛要來採訪朱明遠,都被朱明遠拒絕了,他還是喜歡低調的生活。然而,還是有一些媒體記者,從側面了解到了,不僅朱明遠的女兒考上北大,更勁爆的是他幫扶的對象考上了武大。消息一經刊出,頓時引發了轟動,那可是扶貧的典型案例。
當初和朱明遠一起幫扶的認領孩子的有7人之多,但是,另外6人認領的孩子,有的已經輟學,有的雖然孩子讀書,但是成績平平,遠遠沒有朱明遠這麼用心的把一個孩子培養出來。這件事兒,也引起了位於上海總公司領導的關注。
沒有意外,朱明遠從二級單位回到公司,還被提拔為公司副總經理。原本總公司在翻出朱明遠以往的業績時,發現他是一個人才,準備調往總公司任職,待遇比在武漢要好。
朱明遠婉言拒絕了,他的養父母和家人都在武漢,這幾年的低調生活,讓他更加明白工作要緊,但是照顧家人也同樣重要。
重返重要崗位的朱明遠,沒有沾沾自喜,很平靜地接受了新的崗位。
朱明遠依然很敬業,上任以後,竭力推動公司的外貿工作,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與往年擔任職務後不一樣,朱明遠推掉了很多非必要的應酬,把更多的業餘時間,留給了養父母和妻子。
劉昆每個周末,依然會回到朱明遠的家裡,聽取朱明遠的教導。
在劉昆的心目中,這個朱叔叔不僅心地善良、而且是特別有本事,是他學習的榜樣,他的人生之路,幾乎都是朱叔叔幫他鋪墊的,沒有朱叔叔,不會有他的今天,他打心底里感激朱叔叔。
當然,劉昆之前是知道朱明遠因為他,提拔被擱淺,甚至還被下放到下面的單位,他表面上沒有做什麼,實際上,在考上武大之後,他接受了一些媒體的採訪,為朱叔叔正名的。當然,他知道朱叔叔喜歡低調,並沒有告訴朱明遠,他接受採訪的事情。
看到朱叔叔已經貴為公司的副總,沒有得意忘形,依然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而且一直把自己當成普通人,照顧家人,劉昆的心中對朱叔叔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覺得朱叔叔才是真正的高人,所以,他很樂意聽朱叔叔的教導。
劉昆在大學期間並沒有放鬆學習,依然非常勤奮和努力,後來被保送去了國外留學。朱明遠的女兒在大學畢業後,已經考上了研究生。
圖文無關
一起由幫扶而引發的感人故事,主人公朱明遠,因為幫扶對象和自己長得像,而被別人誤以為是「私生子」,失去了兩次提拔機會,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待遇,他沒有鬧得天翻地覆,只是聽從了妻子的建議,放平心態,默默地接受現實。
然而, 朱明遠並沒有因此而沉寂下去,幫扶對象考取武大,這個漸漸被人遺忘的「人才」,終於引起了總公司的關注,破格提拔為公司副總,成為了公司最閃耀的那顆星星。重新「崛起」的朱明遠,沒有高調歡呼,依然是低調做人,把業餘時間,留給了親人。
朱明遠的經歷,可以用詩人尼采的一句話來形容,「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一生中經歷一次甚至多次磨難,都是有可能的,關鍵是在經歷磨難的時候,是否能和朱明遠一樣,放平心態,把磨難當磨礪,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平靜的應對。或許,生活不一定會按照每個人的預想那樣發展,但是,只要肯努力和奮鬥,不斷鞭策自己,穩紮穩打,終究會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