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1987年,王傳福大學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成了公費研究生,此時的他在村裡那可是絕無僅有的研究生。
他從那個人人同情的孤兒,變成了不可多得的「高材生」,經過了貧窮,苦難的洗禮,他不服輸的精神註定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王家終於「寒門出了貴子」,王傳福的翻身指日可待。
在這裡他他如飢如渴的吸收著知識,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在學校要是問王傳福在哪裡,大家回答只有一個:「不在班級就在實驗室。」
確實整個學校放眼望去,沒有幾個人如他這版瘋狂的學習,實驗的結果,化學的公式無時無刻不在他腦子裡播放。
3年的研究生不但讓他增長了見識,擴展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於他未來的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
1990年,王傳福畢業後在導師的極力推薦下,留在了總院的301室工作,這是他事業發展的起點。
06
這時候的他面對的是「鹼性鎳鎘鎳氫二次充電電池」的重大課題,他不但技術有著突破,工作也一絲不苟,不到一年的時間便被提升為該院301室副主任。
在成長的道路上,王傳福從未放鬆對自己的要求,1993年,又被晉升為研究院下屬公司深圳比格電池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1995年的一天,王傳福在報紙上看到一條信息:出於環保考慮,日本宣布放棄本土鎳鎘電池生產。這讓他眼前一亮!
要知道當時不管是摩托羅拉還是諾基亞等手機都需要鎳鎘電池,但是這種電池卻長期被日本壟斷技術和市場,一塊小小的鎳鎘電池就能賣到上千元,而這正是他的專業。
「日本不造鎳鎘電池了,電池市場必然面臨著巨大的供給缺口!」他之前所有知識的積累,讓他有信心打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鎳鎘電池。
不管是時代造就英雄還是英雄造就時代,總之王傳福贏得了「天時地利人和」,作為研究電池出生,他感覺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可是事情卻遠沒有他想的那麼單純。
當他給領導建議上馬這個項目的時候,高層卻沒有立刻響應,一下子掉頭做新的事情,會影響到很多既有的利益分配。
可惜,時光不待人!
王傳福一下子就被這僵化的思維給打敗了,他知道,如果想把這件事做成,就得擁有絕對的主導權,而這個權利在工作內是不可能得到的,除非......
學以致用,他要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哥哥嫂子知道他的想法,卻非常迷惑:「你是說你要辭掉鐵飯碗,自己經商?這個好嗎?」
對於那個時候的人來說,有一個高收入高科技的鐵飯碗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啊,他們不理解他為什麼要放棄。
但是他們相信自己的弟弟不會胡來,哥哥說:「不管你做什麼我都支持你,雖然你說的那些我不懂,但是我相信一定有你的原因。」
哥哥的話讓王傳福信心倍增,在所有人的瞠目結舌下,他丟掉了鐵飯碗,全心的研究自己的事業。
1995年2月份,王傳福向在房地產業做得風生水起的表哥呂向陽借款250萬,在深圳成立了比亞迪公司,專攻電池市場,從最初的20多個工人用3年的時間,成為了「電池大王」。
2007年,比亞迪在香港上市,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就連股神巴菲特以持股將近10%的比例投資比亞迪。
事業有成的王傳福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哥嫂,他在自己的對門給哥哥嫂子買了房子,他們還像之前一樣,一家人每天在一起吃飯。
還將他們安排在自己公司里任職,看著王傳福如今的風光,哥哥不免感嘆:總算沒有辜負父母的託付!
小結:
王傳福的長嫂的賢良淑德詮釋出了華夏民族傳統美德。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遠的路,小時候的一切經歷和不幸都轉化為有志氣、有骨氣、拼搏創新的營養成分,成就了今天的王傳福,沒有營養的土壤怎麼能種出碩大無比的果實?
海壓竹枝低復舉,風吹山角晦還明!
哥嫂竭盡全力助弟弟完成學業,成就事業,弟弟常懷感恩,回報哥嫂,仁愛之情如此循環,成就了幸福,和諧的家庭,生活因此而美好,人生無處不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