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經歷過他人之苦嗎?輿論對於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來講有多大的殺傷力你們不清楚嗎?」
這是馬天宇在社交平台上憤然為劉學州發聲,面對著可能對自己帶來的不利影響,他絲毫不避諱。
對比於劉學州經歷過的傷痛離別,他的經歷更讓人為之心疼流淚。
在31年前,他的媽媽因為攝入過量安眠的藥物永遠離開了他。
他有一個嗜賭成性的父親,每當輸錢之後便回家大吵大罵,搜刮著家中僅存的一點油水。
他的父親在欠下巨額債務後狼狽逃走,家中只剩他和母親還有姐姐弟弟相依為命。
誰曾想追債人找上門,將他的弟弟強行奪走,年幼的他根本無力和對方進行爭奪。
母親絕望至極,感嘆命運不公後吃藥自盡。
在經歷過弟弟被賣和母親自盡的傷痛之後,他在長大又經歷了對他最好的爺爺離世。
當時他的公司為了不影響他正常的工作流程,暫時對他隱瞞了這件事情,而他也錯過了送爺爺最後一程的機會。
我們只知道他唱的《該死的溫柔》,卻不知在這溫柔的背後,是一刀刀刺向他心口的利刃。
親眼目睹弟弟被搶走
比起那些正常家庭孩子們的童年,馬天宇的童年要痛苦得多。
常人都無法承受的世間百態人情冷暖,他在小的時候經歷個遍。
1986年,馬天宇出生在山東德州的一個村鎮上。
他的家庭貧困,父親是一個嗜賭成性的賭徒,賺不到錢不說,還會經常搜刮家中僅剩的一點油水。
家中除了他之外,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