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鞏高峰在《父親的黑魚》中寫:「兒媳婦和婆婆是彼此的天敵,不知道造物主怎麼設計的,一代婆婆一代媳婦,子子孫孫無窮匱。」
兩個人結婚以後,除了夫妻關係以外,所面臨的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婆媳關係,在婚姻當中,婆媳關係是影響婚姻質量家庭幸福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有些婆婆非常希望兒女過得好,但是自己還總是欺負媳婦,讓兒子為難,絲毫不顧及兒子的感受。
婆婆屬於婚姻里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了,一個講道理、明是非的好婆婆能夠促進整個家庭的和諧,同樣的一個口是心非、強勢的惡婆婆,則很有可能弄得家裡雞犬不寧。
張敏的婆婆就是如此,她和婆婆的關係不算好,因為當初她嫁過來的時候,光是自己出身農村這回事,就總被婆婆嫌棄。婆婆和她好像八字不合,兩個人第一次見面,婆婆就毫不客氣跟李帥說:「你這個對象,我怎麼看都看不上她,像她這樣大大咧咧的女孩子,肯定粗人一個,怎麼能精打細算,適合過日子呢?你再看她跟你說句話,都是用命令的語氣,以後你的日子能好過?」
張敏原本就是沒心沒肺的女孩子,而且年輕人談戀愛哪有不作的,平時兩個人開玩笑、打鬧一下很正常。可是婆婆就看不慣,每次看到兩個人嬉戲打鬧就會正兒八經的數落兩個人一頓,而且大多數的言語都是攻擊張敏,覺得張敏不穩重,這是讓張敏最不服氣的。
由於婆婆占有欲特彆強,自從張敏嫁過去,婆婆就變著法的找茬,還狠狠地給了張敏一個下馬威,結婚的前三個月,李帥的工資都不敢給張敏,一直都在婆婆那裡放著。最後若不是李帥也覺得過分了,恐怕她和婆婆又是一場大戰。
婆媳關係里,也許這些小事並不算什麼,但是雞零狗碎的事情多了,兩個人的矛盾也就多了,婆婆是個喜歡挑事的主,在家裡大多數的矛盾都是由她挑起來的,次數多了,張敏也不再願意讓著她了。
前一段時間,婆婆又跑來城裡住,這可愁壞了張敏,明明是自己的家,婆婆卻說三道四,不是嫌家裡的窗簾太花哨,就是覺得家裡不整潔。
平時張敏李帥都上班,所以,家裡也不怎麼收拾,婆婆一來,直接說了句:「要不是我知道這是我兒子的家,我還以為這是狗窩呢,連收拾也不收拾,兒子,你是怎麼住的?」
婆婆話裡有話,張敏累了一天也不願搭理她,她說什麼張敏就聽著,她是小輩自然也不願意和婆婆真計較,所以就儘可能讓婆婆滿意,積極打掃衛生,家裡的家務都沒讓婆婆插手過。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做飯,原想只要自己做得好了,婆婆無話可說,自己也就清凈了,誰知婆婆鐵了心要挑事,不管她怎麼做,婆婆就是不滿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那天張敏生理期,不願意碰涼水,就用洗衣機洗了自己的工裝。
婆婆看見以後,又嘮叨開了:「家裡的水電費不花錢麼?就兩件衣服,還用得著用洗衣機洗,我就納悶了,你怎麼就那麼懶,兩件衣服能累著你,這麼矯情?」
本來生理期張敏就比較焦躁,聽到婆婆這麼說,張敏直接和婆婆頂了嘴:「我不是說過不舒服嗎?再說了,這是我們家,電費也不用你拿,我用洗衣機洗衣服怎麼了?」
於是,兩個人就這麼你一言,我一語地吵了起來,婆婆說了好些難聽的話,張敏實在聽不下去就自己回了屋,沒想當李帥回來之後,婆婆就惡人先告狀,話里話外全是張敏的錯。
婆婆說:「在老家,誰不是女人自己洗衣服,衣服多了咱不說,兩件衣服還用洗衣機,這就是就是不顧家,懶死了!」
說著婆婆還拿張敏給李帥的姐姐比:「你看看你姐姐,再看看你媳婦,同樣是出身農村,怎麼就這麼矯情。」
這些小事,李帥也知道是多一事,不如小一事,先勸母親:「媽,她可能是真的不舒服,你就別計較那麼多了。」
看著這些事情不足以引起兒子重視,婆婆又來了脾氣,說:「剛才我們兩個吵架了,你那個媳婦脾氣有多大,你不知道說的話那個難聽,氣的我到現在血壓還沒下去。」
婆婆說得特別難聽,明里暗裡全是張敏不尊重她的意思,聽到這裡李帥也不樂意了,跑去屋裡找張敏:「你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要惹咱媽生氣?」
張敏都沒來得及解釋,李帥就說個不停:「我不是和你說過嗎?不要跟我媽起正面衝突,而且我媽養大我不容易,你說你嫁給我,咱倆就是要過一輩子的,你和我媽這麼說話,鬧成這樣,我怎麼辦?你能不能讓我省點心?」
在婆媳關係當中,李帥本來就沒有多麼偏向自己,如今又是一口咬定全是她的錯,張敏實在想不出自己還有什麼可留戀什麼的,於是請了假連夜回了娘家。
自從張敏回了娘家,家裡就真沒人收拾了。
當媽的也不能兒子挨餓,婆婆就得早起給他做早飯,上下樓不方便,她買菜也不方便,自己坐車出去,李帥又不放心,大半個月兩個人只能吃外賣,偶爾李帥加班,婆婆自己在家裡,做飯都成了麻煩事。
最後,婆婆終於忍不了了,和兒子說:「逼走兒媳,我的日子也不好過,你趕緊接她回來吧。」
在我看來,對於婆婆來說,沒有什麼觀念是改變不了的,自己是老人,只要心態擺正,對於兒子家的事,大可以少管、不插手。而且,作為婆婆,自己也要明白「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道理,按理說,兩個人都是外人,都是從外面嫁過來的,只不過差了三十年,兩個人能夠體會一樣的心酸,實在是沒有必要一直都為難兒媳。
塗磊曾經說過:「不要把兒媳當親生女兒,也不要把婆婆當成親媽;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做一個有分寸的婆婆和一個有分寸的兒媳;這樣你們就都快樂了。」
婆婆占有欲太強,並不是一件好事,你覺得兒子是自己的,就讓他事事以自己為中心,可是,自己又真的能夠陪兒子一輩子嗎?最後還不是自己有了,兒媳才是陪伴兒子一生的人,兒子結婚以後,自己還有多久能給他洗衣做飯,這些靠的還是得指望兒媳。
所以,作為老人,有時候也應該反省一下自己,適當的改變一下那些落後的觀念,放下執念,否則自己早晚會吃虧。
在婆媳相處當中,自己要注意分寸,不要欺人太甚,把兒媳婦逼急了,一家人都沒有安寧。
一個好婆婆是加速器,如果一家人和美,兒孫滿堂,婆婆自己也享天人之樂,這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