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趙本山模仿者趙本水參加商業演出,一年撈金150w,途中遇到本尊,趙本山說:「以後別說是我弟弟,不然後果你擔不起。」
趙本水原來的名字叫李連東,最早在北京的街頭賣藝,表演硬氣功,一天下來人多的時候能掙兩三百塊,但這項工作很吃體力,因此他落下不少病根。
當時趙本山憑藉春晚小品,紅遍大江南北,李連東偶然在電視上看到,覺得很有趣,便試著模仿。
一開始出於娛樂,李連東只在街頭賣藝的空檔時間偶爾給觀眾展示一下,但出乎意料的是,只要模仿秀一出來,效果就尤為的熱烈。
有很多觀眾還給李連東提起了意見,表示他很有表演天賦,趙本山的幾個特點演的像模像樣,如果再多幾個節目段子,沒準效果更好。
更有老闆願意出2000塊一場,請李連東參加商業演出,就以模仿趙本山的小品為主,幫品牌宣傳。
嘗到甜頭後,李連東便一發不可收拾,本著「山水有相逢」,後來他乾脆把名字改成了「趙本水」,見人就說是趙本山親弟弟。
有時候不細看,還真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不過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趙本山是二人轉演員出身,想要模仿的惟妙惟肖並不簡單,趙本水為了技藝更精,花5年時間學了兩個絕活。
其中一個便是徒嘴叼自行車:扎馬步運氣,用牙齒叼兩輛26斤的自行車,同時腳踩兩排點亮的燈泡,要求持續1分鐘,燈泡不碎才算成功。
而另一個是嘴咬啤酒瓶:一個敲破的玻璃瓶,能把剩餘的殘片要碎,同時含水漱口,如此反覆2分鐘後全部吐出,瓶子成了玻璃渣,而嘴毫髮無傷。
憑藉這樣兩個出挑的絕活,趙本水在當地名氣越來越大,商業演出報價從2000塊一路漲到了6w塊一場節目。
後來趙本水還開始接小品牌的代言,一個就是15w,最後一年算下來,代言加商演給趙本水帶來了將近150w的收入。
不過還沒風光多久,在商演過程中,趙本山的經紀人便在後台找到趙本水,對方表示,模仿可以,但要是再打出趙本山親弟弟的頭銜,後果自負。
這次警告,讓趙本水不得不更換方式,於是他憑藉積累的名氣,報名參加了《星光大道》,一下成了出圈的草根明星。
模仿考驗的不僅是表演者對於模仿對象知根知底般的熟悉,更是考驗心理素質,畢竟學成的道路上不會一帆風順,難免飽受質疑。
像周星馳的模仿者金凱瑞,曾經登上《笑傲江湖》的舞台,結果被馮小剛導演點出:
「你模仿的不是周星馳,而是他的配音演員石斑魚,節目也不夠出彩。」
不得不說,模仿星爺這樣的大咖,光是外型模仿還是遠遠不夠的,表演的神態語氣都是一大難點。
還有像梅艷芳的模仿者張麗,她和梅艷芳長相據說達到了95%的相似度,甚至後來上節目,張麗毫不掩飾的說:「我就是梅艷芳。」
然而這一說法並不被觀眾認可,畢竟梅艷芳是一代人心中的夢中女神,除了長相相似,氣質、性格、言行舉止都是值得考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