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其他元素的角色則會導致和凍結搶反應,同樣也會骰子事故,不考慮——除了香菱和宵宮。
投入這兩個人中的其中任意一個都可以,她倆可以直接改變隊伍運作模式,可以使隊伍從永凍一轉直接變成蒸發/融化,使得隊伍中任意一人寄了都還能保留很高的戰鬥能力。不過這種卡組已經可以說是混合反應隊了,應該不能算純永凍了吧,大概?相比純永凍唯一的缺點大概、可能是不太捨得拿第三人擋傷害所以生存差了點?
不過我不是B站水無月那種,說是融合卡組結果實際上是用未來皇把人家的融合大怪牛過來的「融合卡組」我這是可是純的永凍,說是凍結就是凍結,不是凍結的反應我不要
理想運作模式:第一回合第二回合(以下簡稱T1、T2,T3等類推)用行秋站場積攢充能,並大量過牌以期抽中key卡,在T3拍下key卡並釋放大招;T4使用速切切換成綾華,連續普攻進行爆發輸出,T5綾華釋放大招進行殘血斬殺。
T1、T2行秋一回合一動,T3行秋大招,每回合3費;留1~2費用於切人吃傷害,剩下骰子全部用於裝備key卡/過牌
這是隊伍最基本的運作模式,實戰中經常會出現各種情況,比如因為卡骰子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可能完全按理想情況走。這就需要牌手綜合雙方骰子數量、手牌情況、以及對手隊伍等等各方面因素作出調整。
比較常見的情況是:T4才放出行秋大招,然後綾華骰子不夠用切莫娜結束,T5再切一次綾華進行斬殺。也有可能我方神抽、當場印卡,2充能卡直接粘在一起上手,直接T3綾華就開殺了。
這裡還有一點是為什麼不T1行秋2動,那樣T2行秋就能開出大招,再切綾華不就開殺了嗎?
我個人認為,這樣雖然可以直接T2啟動,但是永凍的傷害是比不過融化/蒸發隊的,我們手裡沒有key卡,也缺乏反應的傷害加成,所以我們即使T2啟動也沒用讓對手減員/大幅壓低對手血量的能力。
比如T2行秋大招3費,切人1費,剩下4骰最多A一刀,剩下1骰只能切人,等T3再切綾華砍2刀,也就是說。行秋三發雨簾劍期間,我們只能造成15傷(T3切人1費+2普攻6費,剩下1骰同樣乾乾不了事),15傷會讓對手棘手、頭疼,但不會致命,因為這時候隊伍中只有綾華的大招才會對對手造成一定的威脅了,對面三個人還看不住綾華一個人嗎?。況且到T4的時候這3發雨簾劍用掉了就要重新充能,而行秋因為T1、T2裸裝挨3次打,基本不會有什麼血量了,根本切不出來的。失去了穩定的凍結手段的餘下兩人是根本抵擋不住對面的。
所以我認為,如果我們不趁對手被凍住的這個窗口期造成足夠的傷害,使對方出現減員或血量的大幅削減(比如打出1死2大殘),那麼,下一個回合對手就能作出相應反制,甚至反打。我對凍結反應的理解是,凍結反應期望隊伍的輸出都集中在「對手被凍住、無法對我方進行反制」這一個窗口期,而不是「控住對手某個人一回合以延後其爆發」,這就是我選擇延後隊伍的爆發時間、打偽OTK的原因。
隊伍優點:一、目前七聖召喚暫時無法給角色自身進行水元素附著以外的附著,故而對手無法給自己附著其他元素阻攔我方的凍結,故而對手難以在我方爆發回合進行反打;
二、另外,我方行動後輪到對方時對方必須行動,由於對手角色被凍結無法釋放技能,對手只能被迫換人來挨打。以上兩點是綾華融化隊(以及宵宮、女僕等依賴普攻輸出的角色)所無法做到的。
三、除此之外,對手也可以選擇直接空過,使綾華傷害溢出(相當於我方少打傷害),從而達到變相保全自己的目的。但那樣就相當於對方白丟我們一回合的時間+至少8骰子,前幾個回合對手辛苦打出的優勢會被直接反超。此外,行秋大招和綾華普攻並不在一起結算,綾華普攻的傷害擊殺對手後,雨簾劍不會立刻發動,而是等對方切人了之後才打在對方切出來的角色上,所以即使丟傷害也不會丟太多。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