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想絕大多數人都願意為了子女付出自己的一切,不管是錢,還是時間。
可父母不考慮自己,只考慮子女的無私付出,能得到子女的感激和回報嗎?
有些子女,天生就是來報恩的。有些子女,卻天生是來討債的。父母遇到報恩的子女,晚年會過得很幸福。父母遇到討債的子女,晚年則會過得比較淒涼。
01
鄧阿姨在50歲退休之後,就一直在充分享受晚年的生活。因為她認為,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如今趁著身體好,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犒勞下自己。
然而,鄧阿姨卻沒想到,自己的犒勞卻惹惱了兒媳婦。即便鄧阿姨給兒子全款150萬買了婚房,又給他們買了一輛20多萬的車子,甚至還每月補貼兒媳婦3000塊錢保姆房,兒媳婦卻依舊不滿意。
鄧阿姨只有一個兒子,為了這個兒子,老兩口沒少操心。兒子沒結婚之前,老兩口省吃儉用,不敢亂花錢,全都攢著給兒子結婚用。
兒子好不容易談了個對象,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兒媳婦卻要求全款買房,不想婚後經濟負擔太重。老兩口商量了好幾天,最終還是拿出了全部積蓄,給兒子全款買了婚房。
02
婚房買好了,兒媳婦又鬧著要買車,還說車子不能低於20萬,否則她開出去沒面子,畢竟周圍的朋友開的車子,都不低於20萬。
兒媳婦的鬧騰,鄧阿姨本不想理會,可兒子非她不娶,還說車子是代步,早晚得買。兒子一撒嬌,鄧阿姨和老伴只能再次心軟借錢買車。
原以為婚房車子買好了,鄧阿姨就可以安享晚年。可誰知道,在他們剛還清親戚的欠債後,兒媳婦懷孕生下了孫子。
鄧阿姨特別高興,可她不想和兒媳婦同住,也不想當牛做馬去伺候兒子一家人。於是她提出每月補貼兒媳婦2000塊錢保姆費,兒媳婦不願意,說2000太少,至少得3000塊錢。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