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還珠格格》的主演們接連出事。
感慨毀童年之餘,網友們考古得出一個結論:
原來,容嬤嬤扎的都是壞人。
至此,很多人才開始摘下有色眼鏡看待容嬤嬤的扮演者李明啟。
被罵24年後,她終於翻身了。
容嬤嬤是《還珠格格》里最經典的角色之一。
作為老戲骨,李明啟用成熟的演技,將容嬤嬤的面目可憎飾演得活靈活現。
每天盯著漱芳齋的一舉一動,挑事生非,栽贓陷害,無惡不作。
她犀利陰森的「死亡凝視」,是多少人揮之不去的童年噩夢?
針扎紫薇的片段,更是經典。
抓著紫薇的頭髮,咬牙切齒,五官扭曲。
用盡全身力氣,將手上的針狠狠往紫薇身上紮下去。
看到紫薇瑟瑟發抖,痛哭求饒,她卻毫不心軟。
目露凶光,表情猙獰,對準手指就是一針戳下去。
紫薇的悽慘無助與人美心善,猶如一面照妖鏡,將她的惡毒映襯得淋漓盡致。
於是,主角被容嬤嬤欺負得有多慘,觀眾們就有多痛恨容嬤嬤。
李明啟憑藉精湛的演技,將反派塑造得如此生動,這本該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但入戲太深的觀眾卻將她等同於容嬤嬤,並把對角色的憎恨轉移到了她本人身上。
李明啟曾在節目上解釋過,當年針扎的戲是假的,她一針都沒有扎過她們。
每次都是將針頭對著自己,然後用接近手腕的地方去碰她們而已。
但觀眾們卻並不買帳,依然對李明啟恨之入骨。
她出門買菜,被別人指著鼻子痛罵,還被扔過臭雞蛋。
走在路上,有小孩子認出她這個「壞人」後,立馬嚇得哇哇大哭。
坐個計程車,司機知道她是容嬤嬤扮演者後,直言如果早知道是她就不接這單了。
為此,她的孫子甚至提出,讓她以後別送他上學了。
並懇請她以後不要再演壞人了,不然會遭受誤解。
《還珠格格》走紅,正派主演們得到的是千寵萬愛於一身的青睞。
角色帶給她們的濾鏡紅利,可以長達幾十年,甚至一輩子。
但飾演反派的李明啟,其際遇卻令人無比心酸。
可以說,小燕子和紫薇走紅多少年,容嬤嬤就被罵了多少年。
要不是如今主演們接連出事,不知道李明啟還要為容嬤嬤背負多少年的罵名。
我本以為,將對角色的憎惡連坐到演員身上,是觀眾接觸影視劇還不久才會出現的不成熟鬧劇。
不曾想,即使看了這麼多年的劇,觀眾們卻並沒有多少長進。
李明啟式因演活反派角色而被噴的鬧劇,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在《三十而已》里,張月扮演一個全民痛恨的小三林有有。
在明知道許幻山已有家室的情況下,她卻毫不避嫌。
不經同意便直接抓住對方的手,就著舔了一口冰淇淋。
還皺起眉頭,用天真無邪的語氣說:你的一點都不甜。
為了將拆散他人家庭進行到底,林有有還辭掉了原本的工作,來到許幻山的城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她一臉天真地表白:比起那些,我更喜歡你。
嘖嘖嘖,隔著螢幕,都能聞到綠茶的味兒在空氣中四溢。
無疑,林有有的角色塑造成功了,但一些觀眾的老毛病卻犯了。
他們跑到林有有扮演者張月的微博,留下不堪入目的辱罵。
有的直接罵她綠茶,有的對她進行容貌攻擊,有的甚至問候她家人。
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馮遠征扮演一個極其兇殘的家暴男。
他在劇里的演技有多好呢?我直接給大家上幾個動圖感受一下。
這是他打妻子的一幕,即使她已經滿臉是血,他還不肯放過她。
他的表情已經猙獰到極點,抓著她的頭髮狠狠地撞向茶几,一下又一下,不要命得瘋狂撞擊。
抽動全身力氣扇巴掌,一下子將她扇倒在地。
她已經痛苦地倒地呻吟,他卻還不肯罷休,一腳又一腳地死命踹她。
仿佛地上躺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個沒有生命的物件。
這個角色,讓馮遠征被觀眾們罵慘了。
多次有人為了發泄私憤,偷偷扎破他的車胎。
還有人在飯館偶遇他,直接就是用巴掌招呼:我讓你打老婆!
直到現在,依然有不少觀眾對他有心理陰影,抵制看他演的劇。
俞灝明,也曾因為角色而背鍋。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里,他扮演的杜明禮是一個眼裡只有利益的陰險小人。
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做盡了傷天害理的惡事,將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杜明禮的人設,讓很多觀眾恨得牙痒痒。
隨之就出現了荒唐的一幕,不少人將源頭怪罪到演員本人身上。
每到俞灝明的戲份,彈幕上總會出現各種難聽的辱罵:
「又丑又壞」、「醜八怪多作怪」......
有的甚至還要揭開他當年不幸遭遇火災的傷疤:
「俞灝明舌頭也燒壞了吧,能不能好好說話」
周海媚,因在《香蜜沉沉燼如霜》里貢獻了一個精彩的反派角色,而被罵到退出微博。
她扮演的天后,不配台詞光看神情,就知道不是善類。
按照劇情設定,這是一個心地毒辣的大反派。
多次對錦覓下手,並嘗試拆散錦覓和旭鳳的感情。
但很多觀眾卻分不清角色和演員,要把這筆帳記到周海媚頭上去。
他們紛紛到她微博留言辱罵,對她進行惡毒的容貌攻擊,甚至直言詛咒她去死。
不堪重負的周海媚,為此選擇了退出微博。
至今,已經過去3年了,她沒有再更新過動態。
角色是一個虛擬的設定,和演員本人的性格品質完全不掛鉤。
演員只是出於敬業的態度,將自己演繹成另一個人。
這是工作對演員的需求,也是演員對藝術的尊重。
一個敬業的演員,因為演好了一個壞人而遭到咒罵,你不覺得這很荒唐嗎?
角色無貴賤,但在觀眾緣上卻有差別。
誰不想出演主角光環籠罩的角色呢?
在戲裡,自帶逢凶化吉的體質,最後總能苦盡甘來。
在戲外,則因角色濾鏡,而吃盡觀眾緣的紅利。
然而,影視劇不是一場真善美選秀。
它需要紅臉,也需要白臉,兩者相互博弈才能支撐起精彩的劇情。
也就是說,正派和反派角色的並存,完全是出於劇情的需要。
因此,我很佩服那些甘願冒著掉粉風險去飾演反派的演員。
他們明知道,自己演得越壞,越遭觀眾討厭。
但出於對藝術的尊重,他們還是兢兢業業地把一個個壞角色給演活了。
這是一種非凡的勇氣,也是一種敬業的精神。
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區別角色和演員,別再讓好演員心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