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角色,讓馮遠征被觀眾們罵慘了。
多次有人為了發泄私憤,偷偷扎破他的車胎。
還有人在飯館偶遇他,直接就是用巴掌招呼:我讓你打老婆!
直到現在,依然有不少觀眾對他有心理陰影,抵制看他演的劇。
俞灝明,也曾因為角色而背鍋。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里,他扮演的杜明禮是一個眼裡只有利益的陰險小人。
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做盡了傷天害理的惡事,將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杜明禮的人設,讓很多觀眾恨得牙痒痒。
隨之就出現了荒唐的一幕,不少人將源頭怪罪到演員本人身上。
每到俞灝明的戲份,彈幕上總會出現各種難聽的辱罵:
「又丑又壞」、「醜八怪多作怪」......
有的甚至還要揭開他當年不幸遭遇火災的傷疤:
「俞灝明舌頭也燒壞了吧,能不能好好說話」
周海媚,因在《香蜜沉沉燼如霜》里貢獻了一個精彩的反派角色,而被罵到退出微博。
她扮演的天后,不配台詞光看神情,就知道不是善類。
按照劇情設定,這是一個心地毒辣的大反派。
多次對錦覓下手,並嘗試拆散錦覓和旭鳳的感情。
但很多觀眾卻分不清角色和演員,要把這筆帳記到周海媚頭上去。
他們紛紛到她微博留言辱罵,對她進行惡毒的容貌攻擊,甚至直言詛咒她去死。
不堪重負的周海媚,為此選擇了退出微博。
至今,已經過去3年了,她沒有再更新過動態。
角色是一個虛擬的設定,和演員本人的性格品質完全不掛鉤。
演員只是出於敬業的態度,將自己演繹成另一個人。
這是工作對演員的需求,也是演員對藝術的尊重。
一個敬業的演員,因為演好了一個壞人而遭到咒罵,你不覺得這很荒唐嗎?
角色無貴賤,但在觀眾緣上卻有差別。
誰不想出演主角光環籠罩的角色呢?
在戲裡,自帶逢凶化吉的體質,最後總能苦盡甘來。
在戲外,則因角色濾鏡,而吃盡觀眾緣的紅利。
然而,影視劇不是一場真善美選秀。
它需要紅臉,也需要白臉,兩者相互博弈才能支撐起精彩的劇情。
也就是說,正派和反派角色的並存,完全是出於劇情的需要。
因此,我很佩服那些甘願冒著掉粉風險去飾演反派的演員。
他們明知道,自己演得越壞,越遭觀眾討厭。
但出於對藝術的尊重,他們還是兢兢業業地把一個個壞角色給演活了。
這是一種非凡的勇氣,也是一種敬業的精神。
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區別角色和演員,別再讓好演員心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