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這輩子誰也不知道明天一定會發生什麼。有一句話說:「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到」,所以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一定要未雨綢繆,要多為將來做打算。
但現在有些年輕人從小嬌生慣養長大,沒吃過什麼苦,也沒經歷過什麼意外災難,所以根本沒有要未雨綢繆的想法。等到真的麻煩來臨時,就眼前一片黑暗,不知道該怎麼才好了。
年輕人之所以這樣,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們,父母也是有責任的。「窮養兒子,富養女兒」,古人提出這種觀念,更多的是在精神層面的,想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但現在有些家長,完全理解錯了這句話的意思,尤其是後半句,以為富養女兒就是在物質上富養。
明明家裡條件不怎麼樣,但為了富養女兒,卻硬是打腫臉充胖子,什麼都要給女兒提供最好的,讓女兒嬌生慣養長大。殊不知,這樣的養育方式並不真正有利於孩子,等到孩子成年後,各種問題就都來了。
02
徐佳雯就是被父母富養著長大的,所以對金錢從小就沒有觀念,總是有多少就花多少。徐佳雯和老公結婚後也是這樣,夫妻倆一發工資,就買這買那,到月底時就捉襟見肘了。
婆婆很多次都勸徐佳雯要省吃儉用一些,要存點錢,將來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可徐佳雯就嫌婆婆多管閒事,她覺得自己和老公都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根本用不著存錢的。
婆婆說了很多次,兒媳根本不聽,婆婆又去跟兒子說,結果弄得兒子和兒媳鬧矛盾了。婆婆就害怕了,老頭子也罵她摻和兒子兒媳的生活,她就不敢說什麼了。
公婆是從苦日子過來的人,老夫妻倆都特別勤儉節省,尤其婆婆,總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在婆婆的觀念中,亂花錢是一種罪孽,居家過日子必須要細水長流。
03
婆婆是勤儉節約的,徐佳雯是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的,這婆媳倆在消費觀念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徐佳雯覺得婆婆就是只鐵公雞,是守財奴,摳門得只知道存錢,不懂得享受生活,徐佳雯特別不要看婆婆。
比如吃剩的菜,婆婆捨不得倒掉,就會放在冰箱裡,第二天再吃。但徐佳雯覺得隔夜菜不能吃,是會致癌的。婆婆有隨手關燈的習慣,為了節約用電,可徐佳雯卻到處開燈,有時候明明睡著了,電燈電視都還開著。
婆婆冬天時幾天洗一次澡,為了節省水費,徐佳雯卻天天要洗澡,還總是要用一大浴缸的水。婆婆一件衣服要穿好幾年,可徐佳雯卻三天兩頭買新衣服,有的衣服買回來一次都沒穿過,就不要了。
因為這種種分歧,婆媳間經常發生矛盾,為了避免婆媳矛盾,後來公婆搬到鄉下去住了。分開住後,老話說眼不見心不煩,婆媳倆各過各的,關係才慢慢好轉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04
後來,徐佳雯的母親突然生病了,病情很嚴重,一下子就要很多錢。雖然母親也有醫療保險,但現在得要馬上付錢出去,回頭才能報銷,而且也不是全款報銷,自己還得要承擔很多錢。
徐佳雯夫妻倆和父母都沒有存款,眼下又必須要付錢的,否則母親就要沒命了。徐佳雯急得不得了,她這才體會到以前婆婆叫她存錢是多少正確,心裡後悔不已。
正在徐佳雯急得團團轉時,婆婆送來了十萬塊錢,她讓徐佳雯放心給母親治病。如果錢不夠的話,他們老夫妻倆再支援他們,錢總歸是可以再掙的,命比什麼都重要。
因為治療及時,母親的病終於轉危為安了,徐佳雯的一顆心才安定下來。她想到婆婆給予她的幫助時,心裡就很感動,同時也深深地感到還是婆婆懂生活。
在這件事之後,徐佳雯也學著合理規劃家裡的錢財了,再也不是有多少錢就花多少了。當然,她也並不像婆婆那樣特別摳門,而是該花錢的地方就花錢,不該花錢的地方都決不亂花錢。
05
俗話說:男人是耙子,女人是匣子,不怕耙子齒少,就怕匣子沒底。說的就是男人在外面掙錢,女人在家裡管錢,不怕男人掙的少,就怕女人不會管錢。
其實,掙錢和管錢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光會掙錢不會理財,就是掙再多的錢,家裡也是不聚財的。如果會管錢,但不會掙錢,那錢都沒有還談什麼管錢呢!所以既要會掙錢,又要會管錢,夫妻倆要同心協力,一起經營好一個小家庭。
人生變化莫測,意外隨時會來臨。如果手頭裡有些錢,那意外來臨時就不用太為錢發愁,可以全力以赴應對意外。但如果手頭裡一點存款都沒有的話,那一點點小困難都會引發成大問題的。
所以人一定要懂得未雨綢繆,年輕人不要一味地排斥長輩說的話。長輩雖然有不合時代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寶貴的人生經驗。年輕人多聽聽長輩的意見,就可以少走很多歪路,會多一些智慧,多一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