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幾何時,專家們也頗受大眾尊敬,畢竟,他們代表著某種行業的「權威」。
他們的話,代表著某種行業或者領域的「風向標」。
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專家們」已經逐漸演變成普羅大眾調侃的對象了。
全國放開之後,「陽」的人越來越多,幸運的是,面對陽性越來越多的現狀,人們已經不再害怕,不再恐懼了,而是淡然面對,樂觀積極。
但作為普通大眾,擺在面前的還是有不少難題。
比如說:陽了之後,該如何治療?用什麼樣的藥物?
這時候,針對「陽」了之後的症狀,比如發熱、咽喉痛、肌肉痛、咳嗽、疲勞乏力等等,某些專家給出了「建議」,列舉了應該準備的藥物。布洛芬、連花清瘟等藥物名列其中。
專家們建議剛出,布洛芬、連花清瘟等為代表的退燒藥便成為人們爭相搶購的藥物,一時洛陽紙貴,有媒體爆料,在鄭州某地,連跑十多家藥店,也買不到一盒布洛芬。
你若問藥店,工作人員會直接回覆你:我們沒有布洛芬,您看還需要什麼?
媒體隨之提出疑問:退熱藥布洛芬國產企業註冊批文超過500個,為何還一盒難求?
相關專業人士給出的答案是,雖然註冊的超過500個,但真正生產該類藥物的廠家並不多,並且上游藥物生產的原材料不足。
這算是客觀條件,但也不是全部的原因。
還有一大部分的原因在於,有部分不良用心的人囤積居奇,瘋狂購買該類藥物,甚至將黑手伸向了暫時供求量還不大的偏遠地區。
各種奇葩新聞更是層出不窮,有些黑心商家,為了賺取「黑心錢」,更是上演了捆綁銷售的戲碼,哄抬連花清瘟、布洛芬等藥物的價格。
原本售價在十幾塊錢 一盒的藥,一路價格飆升,上漲到60多元,甚至是上百元。
好在隨後國家便開始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疫情期間哄抬藥價的犯罪行為,使這種狀況得到了遏制,加上除去這兩種藥之外,替代品,可以達到退燒的藥品也不少,現狀才得以緩解,但就目前來看,還有很多地方依然一藥難求。
而專家們新的「建議」又來了。
02
按照專業人士分析,全國放開之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群都會「陽」的,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陽了雖然不可怕,但其中的煎熬也是顯而易見的。胖哥雖然還沒陽,但據身邊的人分享陽了後的「滋味」,確實不好受。
先說說明星們陽了之後的反應吧。
演員於和偉陽了之後,是這樣的:夕陽很美,我很沮喪,因為還是兩道槓。
全家都陽了的演員斕曦最大的感受就是:高燒+頭痛+咳嗽+渾身痛。
小瀋陽「陽」了之後,臉部浮腫,疼痛,儘管已經積極樂觀了,還是忍不住有些難熬。
演員趙文瑄表示,陽了,哼哼唧唧幾天之後,終於轉陰,可陰過之後,後遺症也跟隨而來,痛苦並未減輕。
疼痛、煎熬、高燒……各種不適感,應該是陽了之後的人的普遍反應。
該如何度過這段難熬的時光,某些專家給出的「建議」是:多吃水果,補充維C。
於是,檸檬、黃桃之類的水果又漲價了!
據某地網友爆料,當地的檸檬在專家建議之後,價格直接翻了3倍。價格猛漲,也完全擋不住市民購買的「熱情」,一果難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線下被搶購一空,某些平台上的檸檬、黃桃等水果,也是「售罄」的狀態。
不僅是檸檬、黃桃等水果「一果難求」,還有網友爆料,某些地區的橙子,也成了搶手貨,根本買不到,也吃不起。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前面的「專家」才推薦吃檸檬,後腳又有「專家」表示:吃檸檬的意義並不大!
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宜喝檸檬水也隨之成了熱門話題,閱讀量高達數千萬次。
有些專家表示:維生素C不可過量服用。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吃1個~2個獼猴桃、幾顆草莓等,就能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維生素C需求,過量攝入維生素C反傷身。
換句話理解大概可以這樣解釋:你囤了那麼多檸檬,你也吃不掉,吃不完,完全是浪費資源,唯一「便宜」的,就是那些囤貨居奇,從中賺錢的無良商家!
傻眼了吧!
可到底該相信那些「專家」們的話?誰也說不清楚,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專家建議什麼,什麼就開始漲價。
一如某網友調侃的那樣:有一種漲價,叫做專家建議了!有一種危害叫:專家建議!有一種風險叫:專家建議了!有一種惹不起,還叫專家建議!有一種不靠譜,叫專家預測!
盲目跟隨「專家們」的建議,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在你吃虧的時候,說不定某些「專家們」正蹲在利益鏈的頂端眉開眼笑,數錢數到手軟呢。
疫情當下,某些「專家們」,最好還是別再「建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