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專家們」就暫時不要「建議」了!

2022-12-18     昀澤     6822

01

曾幾何時,專家們也頗受大眾尊敬,畢竟,他們代表著某種行業的「權威」。

他們的話,代表著某種行業或者領域的「風向標」。

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專家們」已經逐漸演變成普羅大眾調侃的對象了。

全國放開之後,「陽」的人越來越多,幸運的是,面對陽性越來越多的現狀,人們已經不再害怕,不再恐懼了,而是淡然面對,樂觀積極。

但作為普通大眾,擺在面前的還是有不少難題。

比如說:陽了之後,該如何治療?用什麼樣的藥物?

這時候,針對「陽」了之後的症狀,比如發熱、咽喉痛、肌肉痛、咳嗽、疲勞乏力等等,某些專家給出了「建議」,列舉了應該準備的藥物。布洛芬、連花清瘟等藥物名列其中。

疫情期間,「專家們」就暫時不要「建議」了!

專家們建議剛出,布洛芬、連花清瘟等為代表的退燒藥便成為人們爭相搶購的藥物,一時洛陽紙貴,有媒體爆料,在鄭州某地,連跑十多家藥店,也買不到一盒布洛芬。

疫情期間,「專家們」就暫時不要「建議」了!

你若問藥店,工作人員會直接回覆你:我們沒有布洛芬,您看還需要什麼?

疫情期間,「專家們」就暫時不要「建議」了!

疫情期間,「專家們」就暫時不要「建議」了!

媒體隨之提出疑問:退熱藥布洛芬國產企業註冊批文超過500個,為何還一盒難求?

疫情期間,「專家們」就暫時不要「建議」了!

相關專業人士給出的答案是,雖然註冊的超過500個,但真正生產該類藥物的廠家並不多,並且上游藥物生產的原材料不足。

這算是客觀條件,但也不是全部的原因。

還有一大部分的原因在於,有部分不良用心的人囤積居奇,瘋狂購買該類藥物,甚至將黑手伸向了暫時供求量還不大的偏遠地區。

疫情期間,「專家們」就暫時不要「建議」了!

各種奇葩新聞更是層出不窮,有些黑心商家,為了賺取「黑心錢」,更是上演了捆綁銷售的戲碼,哄抬連花清瘟、布洛芬等藥物的價格。

疫情期間,「專家們」就暫時不要「建議」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