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婆婆一聽就強烈反對,她說孩子在哪兒上學校都一樣,沒必要去城裡。婆婆既然強烈反對,自然就不支援兒子家一分錢了。不僅如此,婆婆還覺得是毛馨雅的主意,所以對毛馨雅意見很大,天天橫挑鼻子豎挑眼的。
但毛馨雅和老公還是去城裡買房子了,買房款是東拼西湊付了個首付,其他貸款的。小夫妻倆帶著孩子搬到了城裡,孩子上了幼兒園後,毛馨雅就出去工作了。她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兒子家搬去城裡住後,過了沒多久,婆婆就去給人家做住家保姆了。她把做保姆掙的錢,每個月都轉給兒子家了。雖然她反對兒子家去城裡買房子,但兒子家真買房子後,她就想幫兒子家快點還掉債務。
毛馨雅和婆婆因為之前的矛盾,又加上現在彼此都很忙,所以幾乎不見面了。但因為不見面,彼此心理對對方的不滿倒一日日減少了。再加婆婆每月都會打錢給毛馨雅他們,毛馨雅心裡越來越覺得其實婆婆挺好的。
04
三年後,在婆婆的幫助下,又在小夫妻倆的發奮努力下,買房子欠的債務總算還清了。毛馨雅帶著孩子回鄉下去,想去看看婆婆,並且把還清債務這個好消息告訴婆婆,讓她以後別再給他們轉錢了。
毛馨雅是事先跟婆婆通過電話的,但她到鄉下後,婆婆並沒有回家。婆婆在電話里說,僱主家子女沒回來,她實在走不開,毛馨雅就只好帶著孩子去僱主家找婆婆了。
到僱主家後,毛馨雅才發現婆婆照顧著兩個老人,是一對90多歲的老夫妻。老頭子患有糖尿病,腦子又有點痴呆,老太太中風了癱瘓在床上,他們的子女都在城裡打工,難得才回來一次。
毛馨雅這才明白為什麼婆婆的工資很好,比一般保姆高出了很多。可之前每次在電話里,婆婆總是把這份工作說得很輕鬆,事實上怎麼可能會輕鬆呢?也難怪婆婆三年都沒有回家了,毛馨雅頓時又心疼婆婆,又很感動。
後來,毛馨雅和老公硬是讓婆婆辭職了,然後他們帶著婆婆一起去城裡生活。婆媳之間經歷了這三年後,再次生活在一起時,彼此都不再像以前那樣計較了,所以後來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05
人只有經歷了事情後,才會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才會更加寬容和大度。婆婆去做住家保姆,只為了幫兒子家早點還清房貸,兒媳被深深感動了。因為感動,兒媳又體諒著婆婆,所以不讓婆婆再去辛苦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多為別人著想,多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同樣善待你。婆媳既然成了一家人,那就要多包容、多體諒。有些事情上如果產生分歧,那就儘量求同存異,沒必要非得要怎樣。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活法,老人有老人的活法,每種活法都有甜酸苦辣,誰也不能說誰的活法就一定比對方的好。所以年輕人和老人之間要互相尊重,老人不要倚老賣老,年輕人不要不知天高地厚。
婆媳是兩代人,兩代人之間會有代溝,所以必須要互相包容。為了讓婆媳相處愉快,男人也要發揮積極作用,要多協調婆媳關係,化解各種家庭矛盾,家庭才會幸福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