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麻花在2022年,可謂出師不利。
先是元旦檔推出的《李茂換太子》折戟沉沙,伴著一片罵聲在豆瓣上被觀眾們打了個4.6分。
隨後被寄予厚望的賀歲檔電影《超能一家人》,又突然跳票,放了觀眾的鴿子。
不過,這些狀況也都還在觀眾們的預料之內,畢竟開心麻花近年來在銀幕上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無論《李茶的姑媽》還是《溫暖的抱抱》,抑或是猛打「麻花牌」卻迅速口碑撲街的《日不落酒店》,有這些低分電影的鋪墊,《李茂換太子》的撲街也不意外了。
大銀幕上敗仗連連,讓「麻花粉」寄希望於開心麻花的首檔團綜《麻花特開心》,希望能在綜藝圈扳回一局。
沒想到,《麻花特開心》播出兩周,連個水花都沒濺出來。
喜劇人搞綜藝並不是個新鮮事,不管是德雲社推出的《德雲斗笑社》還是本山傳媒推出的《象牙山愛逗團》,都稱得上「珠玉在前」。因此,《麻花特開心》為了做出自己的特色,只能選擇在綜藝項目上做文章,而他們的選擇就是時下最火的沉浸式密室+劇本殺。
照理說,相比其他的喜劇人,以舞台劇起家的麻花在團綜上本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麻花特開心》卻招來了觀眾的一片嘲諷。那麼,觀眾們為何如此「不開心」呢?
炒冷飯
在沉浸式遊戲中,不管是劇本殺還是密室,都有一條被大家默認的規律,那就是「IP皆爛本」。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成熟IP構築的人設往往會與遊戲中玩家扮演的角色有所衝突。麻花團隊選擇《夏洛特煩惱》這個成熟IP來構築沉浸式密室逃脫,實在稱不上是個明智之舉,反而有炒冷飯之嫌。
在整個遊戲進程中,儘管角色身處校園、身穿校服,但全程與《夏洛特煩惱》可以說是毫無關係。唯一在劇情中體現出與原著相符的點,只有對人物的稱呼上。儘管在遊戲過程里穿插了一些電影片段,但難免有生搬硬套之嫌。
其實以麻花團隊的創作能力,完全可以創作出一個新的故事。這樣既能提升綜藝效果與節目口碑,也能給觀眾帶來新鮮感,但麻花選擇了拿老IP炒冷飯,後果只能是繼續透支觀眾的信任。
沉浸密室不「沉浸」
沉浸式遊戲,顧名思義,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全身心的扮演。但在《麻花特開心》中,這點卻沒讓觀眾感受到。
例如,沈騰、馬麗的組合在綜藝里是妥妥的C位,但他們的稱呼卻時常變化,一時「夏洛」一時「騰哥」,讓人搞不清他們是在扮演劇中人還是身為劇外人,綜藝里的一些遊戲環節也與校園環境背道而馳。
整個遊戲設置在《夏洛特煩惱》的世界觀上,但不論是人物稱呼還是後期發展,都完全脫離了這個預設的軌道,最後的煽情到來的也毫無鋪墊。這讓觀眾在頻頻出戲之餘不免感慨,麻花團隊這次搞的「沉浸式」,真是名不副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遊戲老套,密室成了幌子
儘管在第一期《麻花特開心》的開頭,麻花團隊確實身處密室,密室的設計與人物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可圈可點,笑點充沛。但節目後續的發展,卻成了類似《快樂大本營》的老套綜藝。
不管是做任務、受懲罰、獲取積分的遊戲模式,還是搶答、趾壓板跳繩、跳尬舞等一系列遊戲項目,這一套流程在綜藝節目裡早已屢見不鮮。甚至每輪遊戲結束前,觀眾就能大致猜出獲勝組會是誰,實在令人乏味。儘管麻花團隊試圖用自己的表演技巧力挽狂瀾,但老套的遊戲環節還是讓觀眾興趣泛泛。尤其是最後的解密,看得出來麻花是想凸顯自己的綜藝中具備大量的「解密」環節,但缺乏邏輯推理,全靠線索提示與陰差陽錯的「運氣」進行破解的謎題,讓密室元素顯得並不那麼吸引人。畢竟對密室玩家而言,不用動腦子的密室永遠算不上是個好遊戲。
總結
其實,作為一檔普通的綜藝節目,《麻花特開心》還算及格,但作為開心麻花這個久負盛名的團隊創作出來的作品,《麻花特開心》讓人大失所望。炒冷飯、出戲的演繹、老套的遊戲環節,這些都是這個綜藝致命的缺點。但麻花團隊的表演功底也確實紮實,在這個堪稱無聊的劇本之下,依舊演繹出了一些笑料,也算是對觀眾多少有了些交代。
《麻花特開心》目前還沒有播完,但涼涼的結局幾乎已經註定。經歷一連串的失敗之後,希望開心麻花團隊能好好反思,重新振作起來,繼續為觀眾們帶來歡笑。
文章作者:大番薯
文章來源:www.roleplaygam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