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女兒求助母親的同學,在別人的幫助下, 她辦理了助學貸款,這才能夠順利進入大學當中讀書。而母親知道了女兒的遭遇後, 從別人贊助她的10萬元修行費中拿出2萬元,將這2萬元給了女兒。
可是在物價很高的上海,幾千元根本花不了太長時間,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女兒十分苦惱,就算能夠順利讀完大學, 將來考資格證書、結婚、買房都需要錢,現在還不知道去哪弄這些錢。
出家後,她仍然無法忘記女兒,每天都很想女兒,她這次「下山」, 就是為了去上海財經大學尋找女兒,想要和女兒見一面,但女兒對母親做的事情一直無法釋懷,所以就沒有見母親, 選擇了逃避。
母親則表示,既然見不到女兒, 說明她們的緣分未到。由此可見,她還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還不明白女兒為什麼不見她, 更不能體會女兒因為她遭受了多少苦難。
父母不能剝奪了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 作為父母來說, 更應該讓孩子進入學校接受正規的教育,只有在學校當中學習,才能夠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
孩子上了大學之後,雖然已經成人,但卻沒有收入來源,他們要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仍然需要父母的資助,父母也應該供孩子讀完大學。
如果父母只顧著自己的感受, 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屬於剝奪了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這是錯誤的做法,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前途,還可能會破壞親子關系,孩子將來會一直怨恨父母。
所以說每位父母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要努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等孩子大學畢業了之後,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也不晚,這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做到的一點。
總而言之,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自己的全部,大學畢業之前,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包括生活上的幫助和經濟上的幫助。
父母應該多為孩子著想,不能太自私,等到孩子將來參加了工作之後,父母則可以放開手,同時自己也可以好好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