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8萬買我90萬的房,婆婆理所當然:過年早點回來,房子過戶一下
古人云: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
兄弟姐妹,小時候是親人,彼此親密無間,不分你我;長大後是親戚,各自為家,有了各自的利益團體。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帳。
這句話說的是,兄弟之間,哪怕關係再好,也要分清界限。因為長大後的兄弟,牽扯的是兩家人,不是兩個人。
那麼,要如何分清親情的界限呢?
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寫道: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親情的界限,往往更加模糊不清,讓人很難把握尺度,常常隨意突破彼此的界限而不自知,最終導致親人反目,親情破裂。
01.老公分不清親情的界限
網友葉珊(化名)的老公同樣分不清親情的界限,也導致了一系列的麻煩和衝突。
老公程銳(化名)是沿海鄉鎮出生,他是家中長子,下面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兄妹4人中,程銳吃得苦最多,也是學歷最高的一個。程銳出生後的那些年,正是家裡最困難的時候。
好在程銳的毅力超群,在幫父母做家務、帶弟妹的同時,還能發奮苦讀,最後成功考上一所知名大學,並且留在縣城工作。
程銳的人品好,正直善良,責任心強。
這也是她當初決意要嫁給程銳的主要原因。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程銳身上的一些缺點,同樣很明顯。
例如程銳智商雖高,能力雖強,但情商平平,而且固執,以至於在單位里,勤勤懇懇工作了10年,卻一直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例如程銳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思想觀念還是無法脫離原來環境的影響。在生活中,還是會不可避免地用父輩的人生經驗,來指導行為。
最讓她無法容忍的是,程銳缺乏邊界感,遲遲無法建立與原生家庭的心理邊界,導致了生活中各種矛盾的產生。
尤其是程銳對小叔子無底線的幫扶,讓夫妻倆經常發生爭吵。
02.婆家人理所當然
小叔子比程銳小10歲,和兩個小姑子一樣,都只有初中文憑。但兩個小姑子聰明能幹,而且找的婆家都不錯,日子過得挺好。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