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8萬買我90萬的房,婆婆理所當然:過年早點回來,房子過戶一下
古人云: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
兄弟姐妹,小時候是親人,彼此親密無間,不分你我;長大後是親戚,各自為家,有了各自的利益團體。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帳。
這句話說的是,兄弟之間,哪怕關係再好,也要分清界限。因為長大後的兄弟,牽扯的是兩家人,不是兩個人。
那麼,要如何分清親情的界限呢?
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寫道: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親情的界限,往往更加模糊不清,讓人很難把握尺度,常常隨意突破彼此的界限而不自知,最終導致親人反目,親情破裂。
01.老公分不清親情的界限
網友葉珊(化名)的老公同樣分不清親情的界限,也導致了一系列的麻煩和衝突。
老公程銳(化名)是沿海鄉鎮出生,他是家中長子,下面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兄妹4人中,程銳吃得苦最多,也是學歷最高的一個。程銳出生後的那些年,正是家裡最困難的時候。
好在程銳的毅力超群,在幫父母做家務、帶弟妹的同時,還能發奮苦讀,最後成功考上一所知名大學,並且留在縣城工作。
程銳的人品好,正直善良,責任心強。
這也是她當初決意要嫁給程銳的主要原因。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程銳身上的一些缺點,同樣很明顯。
例如程銳智商雖高,能力雖強,但情商平平,而且固執,以至於在單位里,勤勤懇懇工作了10年,卻一直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例如程銳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思想觀念還是無法脫離原來環境的影響。在生活中,還是會不可避免地用父輩的人生經驗,來指導行為。
最讓她無法容忍的是,程銳缺乏邊界感,遲遲無法建立與原生家庭的心理邊界,導致了生活中各種矛盾的產生。
尤其是程銳對小叔子無底線的幫扶,讓夫妻倆經常發生爭吵。
02.婆家人理所當然
小叔子比程銳小10歲,和兩個小姑子一樣,都只有初中文憑。但兩個小姑子聰明能幹,而且找的婆家都不錯,日子過得挺好。
唯獨備受寵愛的小叔子,生活過得比較拮据。
不過,儘管小叔子沒什麼本事,也沒賺到什麼錢,但還是在一家人的齊心協力下,順利結婚成家,還生了兩個兒子。
程銳作為大哥,自然是出力最多。
葉珊一直對程銳說,兄弟之間也要分清界限,適當的幫助沒有問題,千萬不要無底線地幫扶。
否則會形成一種畸形的哺養關係,最後會將小叔子培養成難以成熟獨立的「巨嬰」。而且,小叔子習慣了別人的付出後,只會覺得理所當然。
升米恩,斗米仇,再好的感情,也會止步於理所當然。
實際上,不但小叔子理所當然地享受程銳的幫扶,就連公婆也覺得,程銳作為大哥,而且又比較有能力,幫襯小叔子是理所應當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葉珊的勸告,程銳根本聽不進去。
她和程銳在縣城有一套房子,當初結婚時,兩人一起出錢買的。後來,她和程銳先後辭職,到省城發展,並且都發展得不錯,在省城又買了一套房。
當時,剛結婚沒多久的小叔子夫妻,在縣城打工,還在租房子住。公婆出面借房,程銳沒多想便答應了。
誰知,小叔子一住就是好多年。一直到小叔子的孩子要上學了,小叔子才提出,要買她和程銳的房子。
剛開始她並不知情,是婆家人先商量好後,才通過程銳告知她的。
小叔子打算出38萬買房,其中15萬是公婆出的,兩個小姑子一人出8萬,剩下的7萬才是小叔子出的。
03.用38萬買我90萬的房
葉珊聽完當場就怒了,縣城的房子雖然屬於老小區,但地段好,市值在90萬以上。
而且,她根本不想賣,因為她和程銳的大部分朋友,都在縣城。她還想著將來退休以後,回縣城養老。
由於她的態度強硬,程銳只能先把事情壓下來。
就在前兩天,婆婆和程銳視頻聊天,又提到買房的事,婆婆說:「過年早點回來,房子過戶給你弟弟,不能再拖了……」
看著婆婆理所當然的樣子,葉珊一肚子氣。
更讓她生氣的是,婆婆言語之中,一直說程銳只有女兒,而小叔子的兩個兒子,才是他們家族血脈的傳承,要好好支持。
程銳掛掉視頻後,很誠懇地和她商量,希望她能通融一下,把房子賣給小叔子。她強忍著怒氣問道:「你看他出的價,我能答應嗎?」
程銳覺得房子反正是他弟在住,一時之間也收不回來,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還能有38萬。
而且,他父母和兩個妹妹都有出錢,他作為大哥,肯定也要付出一些代價……
葉珊越聽越生氣。
公婆之所以能拿出15萬給小叔子買房,主要是程銳每個月會給他們2000元生活費,兩個小姑子也經常會拿錢給他們。
公公快70歲的人,還在當門衛賺錢補貼小叔子;小叔子的兩個孩子,一直是婆婆幫忙帶的。
小叔子夫妻卻一點都不上進,兩個人每個月工資加起來還不到8000元。
她毫不客氣地對程銳說,你弟之所以沒出息,都是你們一家人界限不清慣壞的,你以為你們的幫扶是對他好?
實際上你們的幫扶,只會讓他厭惡你們,讓他覺得自己無能,然後變得沒有鬥志……
程銳沉默不語,眼看馬上要過年了,他心急如焚。
04.認清並建立清晰的個人邊界
葉珊不想和程銳吵架,不想讓生活變得一地雞毛。
可是,她和程銳的收入雖不低,但還有十幾年的房貸,女兒過兩年也要上大學了,家裡經濟還不算寬裕,90萬的房賣38萬,她接受不了。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