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觸孩子東西之前,必須先消毒;不允許抱孩子,更不允許抱著哄孩子睡覺;逗孩子時要戴口罩,以免口水噴到孩子;喂奶、遛娃、曬太陽,務必要嚴格遵守時間,延遲時間不得超過十分鐘……
張阿姨對兒媳的各種要求感到很無奈,但又不敢說什麼。在張阿姨的心裡,帶孫子是她的義務,更何況自己的未來還要靠兒子和兒媳養老,所以,即使心裡不太情願,但只能極盡全力地滿足兒媳的要求。
可是,即使張阿姨對兒媳的要求無所不應,依然無法讓兒媳滿意。兒媳嫌棄張阿姨笨手笨腳,不懂科學育兒,於是就想著找個保姆在家裡看孩子,讓張阿姨回老家。
然而,一連換了五六個保姆,每個保姆都只待了一兩天,就受不了兒媳的各種誇張的要求,主動辭職不幹了,到後來家政公司都不再給她派保姆,覺得她太挑剔,沒人能夠達到她的要求。無奈,兒媳只能讓張阿姨留下來帶孩子。
原以為經過保姆的風波後,兒媳能夠明白找一個帶孩子的人有多難,能夠尊重並重視張阿姨的付出。
但不曾想,兒媳不但不尊重張阿姨的付出,反而覺得張阿姨沒有為孩子花一分錢,並不是個稱職的好奶奶。無奈,張阿姨只能把自己的一點養老錢都拿出來,才勉強維繫一家人看起來和諧的氛圍。
有一段時間,張阿姨腰疼得厲害,需要靜養,兒媳直接讓張阿姨回老家休息。回到老家後,張阿姨感覺自己虧欠了兒媳婦的,還特意轉了五千塊錢給兒媳,表示自己好了以後就會回去帶娃。
張阿姨回家近半個月,兒媳並沒有一句關心的話,收到五千塊錢後,兒媳才回復了一句:媽,你好好養病,什麼時候好了,什麼時候再過來。
說實話,看著張阿姨卑微地付出,著實令人感到心疼。像張阿姨這樣的婆婆,即使付出再多,也很難得到兒媳婦的尊重。未來待到自己真的不能動了,無法付出了,想要得到兒子和兒媳的照顧,那更是難上加難了。
很多人好奇,像張阿姨這樣的婆婆,既能出錢,又能出力,還事事為兒媳考慮周到,怎麼就得不到兒媳婦的尊重呢?
說到底,都是因為張阿姨自己沒有尊重自己。她做人做事完全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一味地為他人著想,為別人付出,任由別人把她的尊嚴踩在腳底下踐踏,卻絲毫不會做出任何反擊。
當尊嚴被別人踐踏一次之後,如果自己不能及時把尊嚴拾起,並用心地維護自己的尊嚴,那麼別人就會變本加厲,更加肆無忌憚地去踐踏你,把你當做一個軟柿子,隨意地去捏。
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都是欺軟怕硬的,在婆媳關係中同樣如此。
我們在為人處世時,不能去主動惹事,尤其不要刻意去找兒媳的麻煩。但是,身為婆婆,也不能怕事,為了一時的息事寧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讓,被拿捏,這樣其實並不能真正地讓家庭和睦,往往還會起到反面的作用。
生活中,那些容易得到別人尊重,別人不敢隨意欺負的人,往往都是有著明確的原則和底線的人。
而那些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一味以低姿態與人相處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也難以得到他人的真心相待。
人生在世,要有一顆善良的心,但善良的同時,務必也要帶些鋒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