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獨居10年,她沒了丈夫、少了兒子,卻說:不用沒日沒夜做家務,往後都是好日子!

2022-01-24

斷舍離 vs 囤積癖,似乎長久以來就是兩個極端的對立面。很多人認為,不愛斷舍離的人,註定會活成一個囤積癖。

但事實卻未必這麼絕對。

60歲的川島阿姨,就是這樣一個既不斷舍離,也不愛囤積的人,她在喪夫後獨居的10年里,堅決不丟舊家具、不換新物件。明明守著一堆「老古董」活著,她卻依然能讓家裡像旅店一般整潔乾淨。

其中的奧秘,還得從頭說起。

10年前,川島阿姨的丈夫因病不幸離世,兒子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這對於一直沒日沒夜照顧父子倆的川島阿姨來說,雖然傷心,但也是一種解脫——

她終於可以放下「家庭主婦」的身份,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

於是,川島阿姨在離東京不遠的鎌倉,買下了一套二手住宅,開始了剪花、插花、種菜、一人食的獨居生活。

門前有小院,自然不能荒廢著。

川島阿姨會在這裡種植蔬菜,一年四季都能享受自給自足的滿足感。除此之外,勞作可以讓她時刻保持動手能力,也是緩解壓力的一種休閒方式。

偶爾,川島阿姨還會把新鮮的蔬菜送給鄰居們一起享用,或者邀請他們來家裡喝下午茶,自製的蘋果蛋糕、大麥茶,打發每一個閒適的午後。

除了種植蔬菜,川島阿姨還會培育一些花花草草,用來裝扮自己的家。

雖然兒子、丈夫不在身邊,更無法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但這種安逸自洽的生活,也給川島阿姨帶來了許多不一樣的快樂——

遠離了快節奏和熱鬧,如今和一花一草獨處的每個瞬間,都變得格外珍貴。而享受付出辛勞汗水後的成果,也更是格外滿足。

邁過了60歲的門檻,如今還是一個人生活,這種在常人眼裡有些悽慘的現狀,對川島阿姨來說,卻樂在其中,不依附任何人,也始終不放棄對生活的美好嚮往,最難得。

看起來,獨居的這10年里,川島阿姨沒有太多煩惱,只用關心一蔬一飯,一朝一夕,還能把生活經營得自在與充盈。

但其實,剛搬來這套二手房時,她過得可沒這麼舒服——

房子內的屋頂漏水、地板起翹,處處都是破敗不堪的景象,這一切都等著川島阿姨去解決。

於是她扛起水泥、磚頭,和朋友一起動手把家裡徹底改造。

而改造後的房子,也十分特別,紅磚石、大白牆、白紗簾、舊農具……肉眼可見的復古感。

而這種特別的風格,從玄關處就可見一斑。

地面沒有鋪設瓷磚或地板,而是選用了最原始的紅磚頭,搭配上大白牆,並不顯簡陋,反而和諧又優雅。

換鞋時坐的靠背椅、干農活時穿的膠鞋、耕作澆灌時的水桶等物件,整齊有序地擺放著,生活氣息極為濃重。

順著玄關繼續向里走,便是家裡的開放式餐廳。

這裡依舊沒有特別的裝飾,僅僅擺放著木質餐桌椅,與頂上的木樑相得益彰,營造出一種沉穩樸實的用餐氛圍。

清新自然的白色紗簾,樸實的吊扇燈,在陽光之下,一切都顯得溫馨治癒。

客廳更是「乾淨得像一張白紙」。

地面鋪著咖色地毯,牆面貼上乳白色貼紙,簡單極了。

休閒區沒有傳統電視機、電視櫃和大茶几的組合,只用一組純白色的雙人沙發,和小圓幾構成。

躺在沙發上時,正對著一整面落地窗,視野開闊,別有一番意境。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


相关文章

  • 女兒遠嫁甘肅十幾年,年邁父親扛被子跋涉千里送溫暖:滿滿的父愛
  • 去城裡看女兒,他們拿一碗剩飯給我吃,轉身回去時我卻給他們50萬
  • 女子在家囂張跋扈,看婆婆老了竟逼婆婆過戶房產,婆婆:死都不給
  • 女友要求子隨母姓,我媽:結婚費用你出,娃我不帶,財產只給你哥
  • 和男朋友戀愛2年,同居後我讓他每個月給我一半工資,結果被分手
  • 小叔一家蹭住我陪嫁房2年,我賣掉陪嫁房弟媳大怒:我們一家住哪
  • 妻子掏空家底偷偷給小舅子買房,丈夫得知怒要離婚,妻子徹底慌了
  • 親家問我退休金,我說6000,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借錢的電話
  • 老屋拆遷補償100萬,父親將拆遷款全給兒子,女兒:房子我花錢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