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知道什麼意思。
和別人聊天,她也總是準備一個小本子,突然靈感來了,有了好的詞句,張瑞英便會匆匆寫下。
有的人認為這樣做是徒勞,但是李瑞英知道,這種慢慢積累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新聞聯播》開播前,都會讓主播提前看十分鐘的稿子。
可是那一天,晚上6點59分,李瑞英著急了,她手裡還沒有任何稿子,「我的手裡還沒有稿子」。
她對編輯說著,但是毫無作用,稿子還不在,李瑞英再次催促了兩遍,聲音一次比一次大,她著急了開始掌心冒汗。
她盯著表,離晚上7點還有30秒,正在這時候,稿子飛到了李瑞英的面前。
她馬上收起情緒,開始快速地看稿子,但是30秒很快,《新聞聯播》開始了。
她擔心稿子裡面會有不認識的字,或者多音字,如果讀錯一個字都是災難,但是李瑞英很好地完成了直播,平時的多看多讀讓她讓掉了緊張,沒有一次失誤。
1998年,李瑞英還是像往常一樣,準備《新聞聯播》,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焦急的聲音,一下子突破了李瑞英的心理防線。
「兒子摔倒了,滿臉都是血」。電話掛斷了,但是李瑞英腦海里還是這句話,她的臉色變白,就連手也開始微微地顫抖。
一旁的領導看出了不對勁,「怎麼了?」,但是李瑞英只是死死咬著下唇,然後搖了搖頭。
離開播還有15分鐘,換人是不可能的,她只能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
在做了好幾個深呼吸之後,她才試著讓自己恢復了正常,
《新聞聯播》開始了,她換上了每年如一日的表情,眼睛裡煥發出神采,不讓別人看出任何不同的情緒。
這次的30分鐘比預想中還要長,李瑞英整理完稿子,鏡頭熄滅了。
她突然像泄了氣一般,眼神空洞,眼裡的淚水也在翻湧,這時候,身邊人才注意到異常,還沒等她們發話,她一下子站起來,然後衝到了醫院。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網友的耳中,有人說她冷血,有人說她沒有感情,但是只有李瑞英知道,自己心裡到底多麼難受,多麼傷心。
在知道兒子受傷之後,她的心每一分每一秒都被緊緊攥住,直到見到兒子,才慢慢放鬆下來。
她為了工作,也為了責任,而同時,也讓她對兒子愧疚不已。
而很快,2000年前後,李瑞英再次被捲入一場風波。她去參加比賽,有人問河南人的她是怎麼學習普通話的,竟然沒有一點口音。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