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隨即回到「我的祖籍在河南,但是出生在北京,不存在轉變河南口音的問題」。
而正是這一句話,讓李瑞英得了一個「否認自己是河南人」的大帽子。
有的網友瘋狂吐槽,也有的人相信李瑞英,她知道有人相信自己,但是她沒有為自己開脫。
一連好幾天,她都在思考反省這個問題,她覺得造成這個失誤的原因,是自己太不嚴謹了,她決定少上節目上少綜藝,一定要保持話語的權威性。
甚至於她因為此選擇讀書,考上北大政治系的博士,選擇用書用知識,再次完善自己。
光陰如箭,李瑞英在央視乾了28年,她無愧於工作,她想要退休,享受另一種生活。
她開始鍛鍊,每天跑步,但是她還是閒不住,她想要開班,並且這麼做了。
她為那些同樣有播音主持夢的人們,開設班級,沒有限制。
但是這件事情卻引起了網友的不滿,很多人認為李瑞英這是在撈金,各種紛雜的聲音進入她的耳朵里。
但是她不後悔,上過課的人也開始為她說話,「李瑞英人很低調,而且特別和藹」。
有時候李李瑞英帶著兒子出去,別人過去要簽名,李瑞英總是擺擺手拒絕,「我又不是什麼大明星」。
有的人聽這麼一說,也不再問著要簽名,但是還有些人特別執著。
李瑞英只能只開兒子,她不想讓兒子看到,她害怕兒子看到之後認為這很高調。
等到簽完名,她再笑著走向兒子。
而這份低調也傳染給了兒子,兒子上初中的第一天,班裡就流傳出各種的聲音,「誰誰誰是李瑞英的兒子」。
「真的嗎,哇塞」。「他真的是李瑞英的兒子啊」。
聽著這種聲音,兒子不自覺皺了眉頭,他不想因為媽媽而讓自己飽受關注,他知道媽媽很低調,也不像讓自己太高調。「她是她,我是我」。
於是,在填寫家庭關係成員表的時候,兒子並沒有寫上媽媽李瑞英的名字。
但是這一切,李瑞英還不得知,她知道兒子沒有寫上自己的名字,她有點擔憂的說,「這樣別人會認為你是單親家庭,可能會欺負你」。
但是兒子搖了搖頭,「沒事的,不要緊媽媽」。
後來,學校開家長會,兒子也不讓李瑞英去。而這背後的原因,還是老師告訴的李瑞英。
「他不填啊,是怕班上同學用特殊的眼光看著他,他不想太高調」。
聽了老師的話,李瑞英心頭感覺一熱,她感覺兒子突然間長大了。
李瑞英是央視的著名主播,能夠在眾多優秀的主播裡面脫穎而出,她擁有的是實力,但又不僅僅是實力。
良好的家教讓她為人和善,在家裡相互扶持,對孩子也有特殊的教育方法。
她想用自己的熱情,剩下的精力去傳授知識,又不去刻意的宣傳。
她還關注於公益事業,奉獻自己的熱心,卻不會大肆的宣揚。
如果有一句話評價,那就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對待工作,她總是拿出百分百的精神和專注力,這是她的責任。
而在私下裡,她有秉承著謙虛去行事。
正因為如此,如今退休的她,仍然有人去尊敬她,她也會和家人在一起,享受著屬於自己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