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好的人生》一書中,戴爾·卡耐基提到「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時說:「發自內心讚美別人,是洛克菲勒事業成功的秘訣之一。」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夥伴佩德福在南美把一宗生意搞砸了,讓公司損失了100萬美元,但他並沒有對佩德福加以批評和指責,而是泰然處之,因為他知道佩德福已經盡力而為,而後,他找出值得表揚的部分表揚佩德福:「幸運的是,你保住了我們大部分的投資源,至少是六成,並不是每件事我們都能夠一帆風順。」
偉大的人之所以成為偉大的人,在胸襟和眼界方面都異於常人。在普通人看來,或許會覺得洛克菲勒是在裝腔作勢,假裝偉大,而事實上,這個世界上不乏胸襟寬廣的人,他們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非但能做到不追究已成事實的問題,而且還能照顧到別人的感受。
當然,如果佩德福心懷叵測,故意給公司造成損失,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換言之,只要別人不是心存惡意把事情搞砸,我們都不該揪著不放對其窮追猛打。這不難理解,在你不小心犯錯的時候,自己內心已經惶恐不安了,生怕別人追究自己的責任,此時,如果別人像洛克菲勒一樣寬慰你的心,你一定會感恩戴德。
反過來說,當別人不是故意犯錯的時候,我們何嘗不能像洛克菲勒一樣泰然處之呢?
只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高的覺悟,有的人就喜歡揪著別人的錯誤不放,哪怕別人不是故意犯錯;還有的人肆意定義別人的行為,自己認定別人犯了錯還揪著不放,這種不在乎別人感受的行為,只會讓自己自尋煩惱。
朋友娟娟說她遇到過這樣的人,那個人是她前男友的母親,只因她在婚前買了房,婆婆勃然大怒:「我果然沒猜錯,你不是好妻子,你是個蛇蠍心腸的女人,你故意在婚前買房,為的就是以後離婚時讓我兒子凈身出戶,我絕不會讓你得逞!」
事實上,娟娟婚前買房是跟前男友商量之後的結果,覺得這樣可以藉助她娘家的財力買房,有了房子之後,他們結婚以後就可以安心賺錢了,不用再擔心房貸的問題,對她前男友以及婆家來說,也可以不用因為結婚而背負太大的壓力。
然而,她婆婆卻不往好處想,非但沒有表揚娟娟有遠見,還要求兒子必須退婚,說不能娶一個心機太重的媳婦回家。結果在她毀了兒子的婚姻以後,她和兒子都付出了代價:她兒子再也沒有遇到像娟娟一樣有能力的女人,之後因為結婚,讓自己和家人背負了很大的壓力,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要用一輩子的時間還房貸。
如果她婆婆有洛克菲勒的那種覺悟,認清事實,找出娟娟值得表揚的部分,她完全可以發自內心讚美娟娟:「你能體恤我們家不容易,幫我們家減輕壓力,足以證明你是個好妻子。」如果是這樣的話,非帶不會毀了兒子的婚姻,而且自己也能從中獲益。
如果其他人不想如她婆婆一樣自討苦吃,希望能從以下兩個方面要求自己,對你的工作和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司華伯:我絕不批評別人,在我這裡只有鼓勵。
《美好的人生》一書中提到司華伯時說:他能掙到年薪100萬美元,不是因為他精通鋼鐵製造,他的很多下屬都比他精通得多;他之所以能獲得那麼高的薪水,是因為他的才能特殊,善於鼓勵和讚美別人。
就像他自己所說:「我不同於常人的資本是:我有能力激發出他們每個人潛藏於內心的所有熱情和能力,我用讚美和鼓勵的方法,把他們身上的每一種才能都發揮到極致。上司最有可能摧毀員工意志的行為就是對他們工作的否定。我絕不批評任何人,在我這裡只有鼓勵,我善於積極地給予他們讚美,放寬尺度處理他們所犯的錯誤。」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鼓勵教育永遠比挫折教育來得有效果,比如在你一籌莫展感覺自己很失敗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能夠通過讚美和鼓勵讓你發現自己的潛力,並且將其發揮到極致,讓你擺脫失敗的陰影,就算讓你花錢你也願意。
人都是如此,無論什麼性格,無論平凡與否,都只能在讚美聲中,而不是在批評打擊下,才能發揮出巨大的能量,實現偉大的目標。
卡耐基:多讚美,少奉承,才是智者。
有的人之所以不懂讚美,不想讚美別人,是因為混淆了讚美和奉承的區別。關於二者的區別,卡耐基給出了這樣的解釋:讚美是真摯、無私、發自內心、為人們所喜歡的;而奉承是虛偽、自私、不情願,為了達到某種不良目的而做出的。
如果弄不清二者的區別,把奉承當成讚美,就起不到正面的效果,有時候還會弄巧成拙,因為沒有人喜歡被奉承,沒有人喜歡溜須拍馬的人,因為那種做作自私的樣子會讓人感覺不被尊重。
用愛默生的話更容易理解:「無論獻媚者使用什麼樣的語言,他所要表達的都不會離開自己的根本目的。」道理很簡單,奉承別人的人其實並沒有看到別人的優點,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讚美,只是沒頭腦說一些漂亮話,為達成自己的目的做鋪墊,能被人一眼看穿。
希望每個人都能學會「發自內心讚美別人」,就像你很喜歡別人發自內心讚美你一樣,你對別人的讚美同樣可以讓別人心花怒放對你有好感,這不是很難做到的事,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優點上,針對別人的優點發出讚美,就能讓別人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