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沙溪古鎮:太偏僻得唯一倖存!千年繁華何止「有風」?

2023-01-22     昀澤     22973

雲南沙溪古鎮:太偏僻得唯一倖存!千年繁華何止「有風」?

雲南沙溪古鎮:太偏僻得唯一倖存!千年繁華何止「有風」?

雲南劍川沙溪古鎮街景

太偏僻,有時,也是一種幸運。

沙溪位於

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

西南部,是一個以白族為主,漢、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這裡地處大理和麗江古城中間,客運車程3-4個小時,不遠不近。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千年「古」鎮,雲南劍川的沙溪古鎮,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這個茶馬古道上舉足輕重的「鹽都」曾經人潮熙攘……

當馬幫文化逐步被現代交通取代後,這裡一度因為太過偏僻閉塞被世人遺忘。

繁華褪去,今天的沙溪古鎮,又因為一部熱播劇的取景地成為眾人眼中的「寶藏烏托邦」,一個能夠治癒疲憊心靈的「有風的地方」。

沙溪古鎮上的戲院、寺廟、寨門等至今保留著當初的樣式。行走在古街古巷,滿眼的古色古香,超強代入感令人不禁感嘆昔日的喧嚷近在眼前,只是開了靜音鍵。

穿越時光的恬淡,終成撫平焦躁的良藥。

雲南沙溪古鎮:太偏僻得唯一倖存!千年繁華何止「有風」?

沙溪古鎮 一個有風的地方

繁華重鎮 交通要衝

「沙溪鎮上本無溪,古巷深深聽馬蹄。」

唐宋時期,沙溪作為南詔、大理國當時古道上的一個古鎮,在經濟、文化交流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眾所周知,佛教對南詔、大理國影響很深,使南詔、大理國文化帶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而沙溪是當時佛教文化傳播的見證者之一。境內沙登菁、石鐘山沿線留下南詔、大理國時期開鑿的石窟就是最好的說明。

雲南沙溪古鎮:太偏僻得唯一倖存!千年繁華何止「有風」?

沙溪興教寺

沙溪因其處在南詔、大理國通往沙登菁、石鐘山石窟的必經之地,是唐和吐蕃經濟、文化交流古道上的一個陸路碼頭而盛極一時。

沙溪,還是古道上舉足輕重的「鹽都」。

早在西漢時期,石羊鎮產的鹽,要經沙溪通往西藏。沙溪周圍多鹽井,鹽成了繼茶葉、馬匹貿易後的又一重要商品。

古時的鹽馬古道以沙溪為集散地,位於這一鹽馬古道網絡中樞地區的沙溪寺登街為之繁盛一時,成為鹽馬古道上的中心集市。

後世所稱的「滇藏茶馬古道」亦在這裡交匯,成為西藏、滇西北地區食鹽供給的集散地,滇西的食鹽、馬匹,雲南各地的茶葉、砂糖等大宗貨品經此運往藏區。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