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1101平方千米;
上海直轄市0.63萬平方千米;
天津直轄市1.13萬平方千米;
北京直轄市1.68萬平方千米;
海南省3.4萬平方千米;
台灣省3.6萬平方千米;
寧夏回族自治區6.64萬平方千米;
重慶直轄市8.23萬平方千米;
浙江省10.2萬平方千米;
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雖然歷經磨難,現在的繁榮昌盛也是舉世聞名,但面積是很袖珍的:香港僅有1101平方千米,我們射陽縣2752平方千米,香港面積相當於我們縣的40%;澳門僅有25.4平方千米,我們特庸鎮102平方千米,澳門面積相當於我們鎮的25%。
所以這麼一看,台灣和港澳一樣設特別行政區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那麼參照省級面積倒數第8名寧夏的行政區劃,很有可能設幾個地級市:省會台北市:原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源市;台中市:原台中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南市:原台南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澎湖縣;高雄市:原高雄市、台東縣、屏東縣;宜蘭市:原宜蘭縣、花蓮縣;原連江縣、金門縣劃歸福建省。
方案三:維持現有區劃(海南模式)
中國這隻雄雞的兩個「腳」在很多方面很相近:
海南省陸地面積
3.4萬平方千米,和台灣3.6萬平方千米相近;台灣原屬於福建省,海南原屬於廣東省,1988年
才建省;海南省是海島,背靠北部灣,面向南海,與越南隔海相望,台灣也是海島,背靠東海,面相太平洋;現有多個面積相近的市、縣。
所以說,台灣回歸後可能只有微小的行政區劃調整,基本維持現狀也就是和海南省一樣,保有地級市、省直轄縣級市、省直轄的民族縣。
方案四:請在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