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兒心裡很失落,卻有苦不能說。兒媳是獨生女,從小嬌生慣養,老伴擔心我們要是堅持讓兒子過年回老家,兒媳一生氣,和兒子離婚,所以勸我多忍耐。只要兒子和兒媳好好的,我們受點委屈不算什麼。
後來孫子上了幼兒園,兒子才帶孫子回家過年,不過每次回家都只短暫的待幾天,那時孫子還小,不過卻機靈可愛,我怎麼看怎麼喜歡。
這幾年因為疫情,兒子一家三口已經三年沒回來了,如今全面放開了,我們一家人終於能夠團聚了。我和老伴兒每天都盼望著他回來,想看看孫子是胖了還是瘦了。
三年不見,我以為孫子來到農村會不適應,沒想到他很快就融入了農村生活。早上他跟著老伴一起去雞圈裡喂雞,幫老伴兒撿雞蛋。
家裡喂了兩頭羊,孫子經常拿著青草喂他們吃,還和我約好,暑假回來幫我放羊。看著孫子每天樂呵呵的,我和老伴心裡高興,兒媳和兒子也鬆了一口氣。
我告訴兒媳,她平時工作辛苦了,過年時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只需要吃好喝好就行,做飯和家務的事情都由老伴兒來,孩子由我帶著,她儘管放心。
兒媳笑著說:我對家裡的東西不熟悉,也幫不上忙,既然爸媽這麼說,那就辛苦爸媽了。
兒媳心裡清楚,我和孫子很久不見,巴不得把每天的時間都用來陪伴孫子呢。只要我們對孫子好,她樂得給自己放兩天假。
兒子回到老家後,每天起得很早,有時候去釣魚,有時候和村裡的其他朋友一起出門玩,兒媳喜歡睡懶覺,老伴告訴她,我們早上會帶孫子出門玩,她想睡到幾點鐘,老伴把飯菜做好熱在鍋里,她醒來時隨時都能吃到。
其實就算老伴給她留飯,她也不怎麼吃。我們老年人和年輕人的口味不同,老伴做飯,兒子和孫子吃的很高興,可是兒媳卻吃不習慣。為了照顧兒媳的飲食,老伴兒在網上跟著別人學做飯菜,不過老伴發揮的並不好。
兒媳勉為其難的吃了幾口,後來兒子告訴我們,不用特地做兒媳喜歡吃的飯菜。我們做的不正宗,兒媳不喜歡吃。
老伴兒擔心兒媳餓肚子,給兒媳兩千塊錢讓她想吃什麼去街上買。兒媳客氣的說不用,不過老伴堅持給她,她也只好接納了。
然而孫子在家沒過幾天,兒媳就對我有了意見。
春節將至,集市上十分熱鬧,我和老伴兒就帶著孫子去趕集,讓他感受農村的熱鬧。集市上賣什麼的都有,我告訴孫子,只要他想吃什麼,想買什麼,隨時告訴我,我一定給他買。
孫子第一次跟著我們趕集,看什麼都覺得熱鬧。我們逛了半個多小時,孫子累了也餓了,恰好旁邊有賣米線的。我想給孩子買點狗肉加燒餅,可孫子就想吃米線,我和老伴只好坐在旁邊,陪他一起吃。
我們三個人一人吃了一碗米線,孫子高興的說,這是他今天吃過最香的飯。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