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母花10萬被視應該,哥嫂給500被誇孝順,小兒:誰孝順誰養老
英國評論家戴維曾經說過一句話:「當你只有一個孩子時,你就是一個家長;當你有兩個孩子時,你就是一個裁判。」
然而,在多數的父母心中,他們卻只做好了家長的本分,卻沒有做好裁判的本分。甚至更多時候,父母連裁判都不情願去做,因為會虧待了自己喜歡的那個孩子。
作家拾遺曾說過:多孩家庭的紛爭根源,不是兄弟姐妹的分愛,而是父母的不公正。父母不公平,由此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矛盾。
01、父母愛長子
俗話說得好,皇帝愛長子,百姓愛麼兒。然而,在章平的家裡,父母卻只愛長子。在父母的心裡,長子才是他們的後人,至於小兒子,只不過是來湊數罷了。
章平家裡有兩個兒子,他是最小的,卻也不是最得寵的那個。因為最得寵的兒子,是他的哥哥。從小到大,章平就對這個事實看得很清楚。因為父母一點也不掩飾他們偏心的本質。
章平還沒結婚之前,父母就跟著哥嫂住。為了給哥嫂湊首付買房,父母把他們名下的養老房賣掉,給哥嫂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
父母興高采烈地跟著哥嫂搬了進去,然而,才過去了幾年,父母就被嫂子趕了出門。因為婆媳矛盾,父母在哥嫂家也待不下去了,就只能投奔小兒子章平。
可章平的房子,並不是他自己出錢買的,更不是父母給錢買的,而是妻子的陪嫁房。父母的到來,讓章平和妻子的關係變得特別緊張。可為了父母,章平不得不勸妻子忍了。
妻子雖然很生氣,可看到章平如此低聲下氣的求自己,最終還是心軟,答應了接納公婆來養老。
02、為父母花10萬,父母理所當然
只是這樣一來,父母的養老,就成為了章平一個人的義務,哥嫂從此以後就再也不管了。
去年,母親生了一場大病,需要10萬手術費。章平和妻子的意思是,兄弟兩個人各自平攤五萬。結果父親卻阻攔了,說既然我們跟著你們養老,那10萬塊錢就你們包攬了,你哥嫂條件不好,還要養兩個兒子,壓力很大。
就這樣,父親一句話,章平就背負上了10萬的外債,而他也被妻子整整埋怨了好幾個月。只是,他的大包大攬,卻也沒有讓父母對他的態度更好一些。相反,父母還認為小兒子為自己花掉10萬,這不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再之後,母親的小病小痛也不斷,每次都得章平請假帶去醫院,花錢也是章平一個人掏。至於哥嫂,完全就好像是人間蒸發了一般,不聞不問。而父母也從來不曾抱怨過他們不孝順。
如果不是哥嫂帶著500塊錢有求於父母,或許章平從未深刻意識到,自己在父母心中,連哥哥的一半都比不上。
03、哥嫂給500父母卻被誇孝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有一天,哥嫂破天荒登門,還大方給了父母500塊錢。父母接過錢之後,就高興地合不攏嘴,直夸哥嫂孝順,他們有錢,何必破費?
最終,寒暄了大半天,哥嫂才道明來意,原來是哥嫂現在的房子小了,一家四口住不開,他們想換一套大房子。只是礙於首付還差20萬,他們希望父母能支援一下。
章平以為父母會生氣,畢竟當初他結婚要買房,跟父母借錢,可是被父母一通怒罵,說他都馬上要結婚成家了,還啃父母。最終錢沒借到,章平卻也被父母提防上了。只要章平一跟父母提錢,父母就哭窮說沒錢。
原以為哥嫂也會得到同樣的待遇,結果哥嫂剛說完,父母不但沒有責罵,反而走進房間翻箱倒櫃,說是要找出他們的存摺,讓哥嫂取出裡面的10萬塊錢。
看到父母的舉動,章平內心的不平衡就更明顯了。他反問父母,當初母親生病,你們不是說錢都花完了嗎?怎麼現在哥嫂要換房,你們又能拿出10萬?
結果父母卻一個個怒懟:我們的錢,愛給誰就給誰,你管不著。你別整日惦記著我們的錢。被父母怒懟之後,章平心寒了。原來這就是父母的一視同仁,這就是父母的偏心。
章平冷笑不已,似是在嘲笑自己的幼稚和天真。最後,章平冷靜地跟父母說,誰孝順你們就跟誰養老,我不伺候了。
說完,章平把父母連人帶行李全都送到了哥嫂家門前。至於父母是否能在哥嫂家安家立足下來,他不想再去操心。因為父母的偏心,讓他太寒心了。
今日話題:
你認為章平送走父母,做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