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都選擇再生一個寶寶,其中不乏存在高齡產婦。但我們不可忽略的是,生養孩子對於孕婦的身體素質以及夫婦的時間和儲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為了能夠優生優育,不少夫婦在備孕前都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包括改善作息和飲食習慣以及提高儲蓄水平等。可是,也有一些夫婦並沒有想那麼長遠,他們生寶寶只是因為想要為家庭添一個新成員。
一位四十歲的中年婦女剛結婚沒兩年,就選擇和丈夫出遠門打工,並且給婆婆留下了一句令她無地自容的話。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四十歲的中年父母名叫彩霞,彩霞帶著一個12歲大的兒子嫁給了媒人介紹的丈夫志軍,兩人結婚後,考慮到雙方年紀都不小了,所以不打算再要孩子,打算共同努力,將彩霞12歲大的兒子撫養成人,一家人其樂融融也算幸福。
但是令這對夫妻沒想到的是,彩霞60歲的婆婆想要再添一個二胎。理由是年輕的時候,由於忙著工作,所以一直沒有機會生二胎,如今生活閒下來了,想要再為家庭生一個新的寶寶。
面對婆婆的這個想法,彩霞和志軍兩個人,一開始是極力反對的。畢竟老公已經38歲了,婆婆年紀也不小了,這個時候選擇生孩子,從身體條件方面考慮,還是比較危險的。
然而,婆婆鐵了心想要再添一名新丁。一年之後,婆婆果真生了一個大胖兒子,生完孩子之後的生活,並沒有婆婆想的那麼幸福。
由於婆婆的年紀比較大,生完孩子之後身體素質很差,躺在床上起不來,於是照顧新生兒的重任就移到了彩霞夫婦身上。彩霞夫婦平日裡在工廠上班,非常勞累,工作之餘還要照顧自己12歲大的兒子,如今在照顧「小叔叔」,實在是渾身乏術。
新生兒的奶粉和尿布等是一項巨大的開支,為了使生活不要那麼拮据,彩霞夫婦商議去遠一點的地方工作,賺更多的錢來照顧自己的兒子和這位小叔子。
彩霞夫婦走之前,留下了那句肺腑之言「我們走了,小叔子交給你照顧了」。此外還留了一封信,信中寫滿了自己結婚之後的委屈,以及婆婆生孩子的利弊。
想要生一名新寶寶固然沒有錯,可是對於大齡產婦而言,在決定生子之前一定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經濟能力
經濟能力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對於大齡產婦而言,自己的事業可能正在走下坡,有的大齡產婦已經沒了工作。如果家裡再添一個新成員的話,是否有能力給新生兒寶寶買奶粉尿布,或是花錢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
2、身體素質
無論是懷孕還是生子,對於孕婦的身體素質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大齡產婦的身體機能相對不太好,如果因為生孩子而把自己的身體給累垮了,那麼即便順利地生下了寶寶,也未必有能力成功地將寶寶撫養成人,此外,自己也會經受長年的病痛的折磨,得不償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3、教育觀念
寶寶的成長是父母所必須關注的話題,需要父母有較為先進的育兒觀念。但是由於生活經歷的不同,很多大齡產婦的教育觀念稍微落後,在寶寶成長的過程當中,很難給予其較好的成長體驗,不利於幫助孩子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總之,生養孩子是一件大事,大家如何看待女性高齡產子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