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茜姨對兒媳那時相當滿意。直到兒媳坐月子的時候。
她那陣子時時打聽,向兒子表示如果需要,她可以專門過來照顧兒媳,畢竟茜姨已經退休。兒子兒媳原本想去月子中心的,奈何確實稍微有點貴,自己家錢不夠多,以後也有的是地方要用,因此小兩口都有些心疼錢。
兒媳順產,又正是年輕力壯恢復快的時候,並不想打擾自己婆婆。茜姨當機立斷,收拾了東西偷偷跑到兒子家,在一個清晨摁響門鈴。
兒子驚喜,兒媳倒有些不好意思。茜姨美滋滋的,覺得老天可能是在補償命苦且早年喪夫的她。
可真照顧起兒媳月子,尤其等月子出去,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月子裡的時候,茜姨肯定家務都搶著干,壓根不讓兒媳拖著沒恢復好的身體操勞。等兒媳復原後,卻向她提出自己要回去上班,孩子請保姆或者先放在同城的自己父母家,她這個做婆婆地回去就行了。
茜姨啞然。在茜姨看來,一般情況下,兒媳得照顧婆婆,還得伺候小孩子和家裡。她這個兒媳不照顧小孩兒就算了,要回去上班也算了,怎麼還主動「趕」她這個當婆婆地走呢?
但茜姨沒好意思開口問,只隱晦地向兒子表達,兒媳要上班就去上吧,她可以繼續留在家裡幹活兒。
可兒子也拒絕了!
兒子的說辭是,這都是自己小家的事情,怎麼能麻煩親媽呢?更何況親媽年紀一大把,正是頤養天年的時候。
這下茜姨沒辦法了,訕訕一笑,收拾東西就走了。
可等茜姨孫子十歲那年,她又不得不去兒子兒媳家了。
為什麼呢?因為她查出了糖尿病來。糖尿病確實只能算「慢性疾病」,但兒子清楚自己親媽就愛吃甜的,愛吃面,他怕媽媽不按照醫囑給自己打胰島素,也怕老太太圖一時口舌之快。於是他和媳婦商量,將親媽接到跟前來「監督」。
兒媳自然同意。誰家還沒老人了?
就這樣,茜姨坐著兒子開的車,又來到兒媳家常住。
這一來可不得了了。這哪裡是「老天的補償」?這分明是磋磨!
她到兒子兒媳家第一天,晚飯兒子下廚。可能兒媳當天加班吧,她能理解,兒子做就做唄。
第二天,中午只能她自己解決,晚飯兒子做。
第三天,依舊是兒子做飯。
第四天,茜姨有些生氣,也想不通,要搶兒子手裡的做飯廚具,卻還是沒搶過。她那兒媳呢?優哉游哉地蹺著二郎腿坐沙發上,頂多去書房輔導小孫子學習。
而且不只是做飯。周末夫妻倆應該都不用上班吧?大掃除也是兒子!兒媳呢?輕鬆舒服地坐在椅子上給小孫子講題,輔導英語,偶爾才來「搭把手」——也只是搭把手!
茜姨就這麼觀察了一個月,又忍受了幾個月——她不想打擾晚輩生活,畢竟兒媳孫子似乎都習以為常,甚至她兒子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終於,茜姨受不了了。這半年她也和小區里的其他老頭兒老太太處熟悉了,知道別人家裡廚房站著的要麼是老太太要麼是兒媳,更多還是兒媳。怎麼她家這個兒媳連進廚房都很少呢?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