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找到兒子,半心疼半責怪他家這樣的「相處方式」。可兒子卻像理解她會這樣想一樣,解釋說他和自己媳婦早早約定分配了家務,這麼多年都是這樣過來的。更何況媳婦也得忙工作,下班時間本來就比他稍微晚一些,飯做晚了怕孩子會餓。
至於中午?中午兩人要麼公司點外賣,要麼公司食堂解決。小孫子也算「半走讀」,中午不回家,就在學校食堂吃飯。
茜姨說不上大怒,畢竟兒媳又上班又有家庭肯定不太容易。但兒媳不做飯?哪有讓男人進廚房的媳婦兒?
茜姨反正不太痛快,私下裡暗示性地跟兒媳說了說,要進廚房,要照顧全家飲食。
兒媳呢?依舊不為所動。
茜姨這才有些生氣了。她專門挑一天晚飯,要在飯桌上說說這件事。
「我明天下午有個會,會後和領導吃飯,可能回來更晚一些。你給媽和兒子做就行了,不用管我……」兒媳再交代第二天的事情。
茜姨一聽,尋思著你這是提前「下命令」嗎?她甚至後悔自己一開始沒攔著兒媳回去繼續上班了。
茜姨正打算開口,兒子似乎看出來了,忙一邊答應媳婦要求,一邊暗戳戳捅捅老媽,讓茜姨別說話。
飯後,茜姨找到兒子,卻還沒開口就被兒子勸住了,讓她不要管這些事,兒媳最近在工作上升期,確實忙一些。他做飯就是了,反正這都是早就說好的。
但茜姨呢?她覺得有必要給這個兒媳點顏色看看。
第二天,她在兒子下班回家前就鑽進廚房,做好晚飯。兒子回家看到熱騰騰的飯菜,明顯有些驚到了。
兒子自然感謝她。茜姨內心有些得意,專門等著兒媳回來呢。
飯後,茜姨收拾桌椅,洗碗,恰巧兒媳進門了。兒媳看到婆婆忙活,也挺驚訝。
茜姨明里暗裡地說自己老了啊,說兒子挺累啊,上班之餘還得做飯,說隔壁單元誰誰包攬全家五口人的飯菜啊,云云。
兒子忙著轉移話題,但兒媳明顯聽懂了。她卻只是笑笑,沒有別的反應。
茜姨略有不滿,但至少兒媳聽懂了,她再看看吧。
第二天,兒子下班,她直接鎖了廚房門,不讓兒子進。等兒媳下班回來,她開門了。
兒媳見家裡沒飯菜,孩子已經有些餓了。年輕媽媽無奈,便提議要不今天去外頭吃一吃?
茜姨便說,外頭吃不幹凈啦,不安全啦,小孩兒長身體不合適啦,她一個糖尿病患者能吃得也不多啦。
兒媳居然又笑了,直言:「那,媽你做吧。」
兒子看「婆媳戰爭」將起,忙說應該是他做的,是他回來晚了,還沒來得及。可兒媳依舊定定看向婆婆,還第一次自己攔起老公了。
茜姨憋屈,連摔帶打地進廚房,搞出粥來。行啊,她做,她「伺候」兒媳!
第三天,她依舊鎖廚房,兒子甚至想跟她急眼。但兒媳回來,一句「寶寶你怎麼還餓著肚子呀」,茜姨不情不願地繼續進廚房。
第四天,兒媳依舊這樣。兒子也生氣,生的卻是茜姨的氣。他說了句重話,說茜姨是自己給自己找氣受,還給所有人找氣受。
茜姨能不委屈嗎?她連夜收拾自己東西,第二天悄悄出門,悄悄又回自己老家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