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觀點如何,不管是從西方傳入的佛教還是中國本土的創立的道教,他們都崇尚於焚香禮拜,通過香氣的瀰漫達到通天曉神的目的。
隨著宗教影響力的加大和信徒數量的增多,極大的普及了燒香禮儀,有關於燒香時的規矩也進一步完善,許多細枝末節也得以加強。
焚香從此成為皇室、士大夫以及百姓們祈福祝禱、增添雅興的普遍活動。
焚香的意圖
非宗教行為的焚香只是欣賞香料的香味,而不注重其背後所蘊藏的象徵意味。
相反,宗教行為的焚香活動更加註重其背後的含義。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傳播甚廣,屬於外來宗教。
傳入中國後,其理念要與中國本土文化相磨合,從而達到與大多數民眾精神相契合,後得以廣泛傳播。
佛家認為焚香可通天意,達圓滿之境。
而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發源於中國,紮根於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上古禮制和古典理念同屬一處,其理念不需要過多的改變便可被大眾所接受。
但是二者又屬於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關係。
按照道教的說法,佛教始祖是受老子點化成佛的,即「化胡為佛」。
而佛家認為大部分道經是化用了佛經,借鑒了佛家的說法。
兩教理論在很多方面相互融合,屬於根與枝的關係。
佛家和道家都將焚香看作是人與上天交流的渠道,是通天地、以赤誠之心與神靈結合的方式。
兩個教派都把燒香作為祈禱求福的初始階段,首先通過燒香表達對神明的敬拜。
因此在燒香的意願方面,佛道兩家皆意為祈福、許願,以求平安吉祥。
但是二者又都是選擇「三」作為燒香時根數的代表,這是為什麼?
佛教三根香的含義
有關於三根香的含義,佛家有兩種主要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為三根香代表著供奉佛、法、僧。
三根香不能同時入香爐,燒香時第一根香要插在中央,代表著「供養佛,覺而不迷」。
第二根香要插在右邊,代表著「供養法,正而不邪」。
第三根香要插在左邊,代表著「供養僧,凈而不染」。
三根香整體即敬佛,敬法,敬僧。
第二種說法為三根香代表的是佛教的三種境界,即「戒、定、慧」。
這分別對應了人的三毒,即「貪、嗔、痴」。
點燃這三根香即意味著對慾念的摒棄與心靈上的解脫。
第一根香為戒香,攝心為戒,因戒生定。
戒指戒律,多指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菩薩戒本經箋要》稱道:「戒如大明燈,能消常夜暗,戒如真寶鏡,照法盡無遺,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