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道家除中央外,在吉瑞祥和時以左為尊。
由於清靈寶天尊地位略高於太清道德天尊,因此此香要插在左邊。
第三根香代表太清道德天尊,此香插在右邊。
而道家在焚香祈福時也有專屬的教派規矩。
《道德經》中記載,「夫燒香,不得以口嚙香,靈禁至重」。
對於道教而言,焚香的煙氣可達十方無極世界,並能靈通三界。
因此在燒香時,千萬不能用嘴吹滅點香時出現的火苗,否則人體呼出的濁氣會污染通真達靈的媒介。
所以應將香微微晃動以熄滅火焰。
在入道觀時,千萬注意要跨過門檻,門檻可謂一道結界,隔絕污濁塵世與清凈之所,「隔絕紅塵咫尺地,遁入玄境一重天」,因此萬萬不可隨意踩踏。
道教祈福時使用抱拳禮。
道家認為,陰陽五行在手上各有體現,抱拳禮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五行之說。
而行禮時,兩手抱拳拇指按於手指五行子午處掐子午訣,左手壓於右手呈太極圖樣,故抱拳禮意味蘊含陰陽五行和太極八卦。
燒香的其他數目
在佛教中,除了燒三根香,其次就是一根香和十三根香。
燒一根香的主要說法之一是表示一心一意供奉神佛,萬事萬物皆隨環境,心中沒有其他妄念,無另外所求,超凡脫俗,一片赤誠。
另一種說法是只祈求家人平安無恙。
而當在佛門中取得圓滿功德或者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才是有資格進十三根香的。
如果普通人進十三根香,則會有損禮教,折損功德。
而在道教中,香的根數可以不拘泥於三根,只要為三的倍數即可。
因為道教極其注重燒香禮節,道家認為,燃香數目越多神明庇佑的越多,心愿達成的越快。
其中六根香表示給兩代人祈福,九根香則代表著給三代人祈福。
燃香時,香之間的距離要不超過一寸,否則會被認為不靈驗。
是強心劑,不是萬無一失
燒香祈福是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古代至今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對至親至愛之人的祝願。
隨著文化的積澱和教派自成一派的傳承發展,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祈福在世人的心目中逐漸佔據了很高的地位。
各種規矩使這些習俗變得更加莊嚴端莊。
無論是燒香時點燃的三根香還是祈福時的手勢都代表了人們的虔誠之心,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但是從在古代時由於對天神的敬畏舉行的慶典、祭祀活動,到如今為祈求個人小小願望進行的上香祈福都表達了人們將命運寄託給天的內涵。
但是生活中卻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事物發展變化的本質還是人定勝天。
生活的美好與未來的繁榮需要自己用雙手腳踏實地的去創造。
誠然燒香祈福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於迎接未來的信心,增強了面對困難與挑戰的決心。
但是這只是起到輔助作用,不能將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祈福活動中,還是要發揮自己最大的可能,盡最大的努力去將祈求的願望轉化為現實。
燒香是一項祈福活動,也是一項傳統文化。
在繼承與發揚的同時也要走好自己的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所謂「無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夢想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實現了。
文章來源: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