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法眼|春晚小品《還不還》有Bug?沈騰當場還艾倫錢可能構成拒執罪

2022-02-04     昀澤     9162

今年《春晚》,沈騰、馬麗等演出的小品《還不還》受到廣泛歡迎。在小品中,「沈騰」試圖通過與「馬麗」假離婚「凈身出戶」而躲避債主討債和法院執行,在最後則被動之以情,表示願意歸還「艾倫」欠款……

那麼,在現實中假離婚後是否真能逃避法院的執行?在法院有執行案件的「老賴」是否可以先行向上門的其他債主還款?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法院執行法官,請其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

假離婚「近身出戶」?構成拒執罪獲刑!

在春晚小品《還不還》中,沈騰飾演的角色試圖通過與馬麗飾演的角色假離婚「近身出戶」,從而逃避債權人上門討債和法院執行。那麼在現實中,這樣的手段能夠得逞嗎?

一周法眼|春晚小品《還不還》有Bug?沈騰當場還艾倫錢可能構成拒執罪

春晚小品《還不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其實面對「老賴」的這一慣用手法,各地法院都採取了嚴格舉措。一旦查實被執行人以這種方式逃避執行,將面臨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嚴懲,記者檢索發現了多起此類案例。

在河南省武陟縣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非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案件中,法院判決李某賠償祁某8.3萬餘元,並承擔訴訟費、鑑定費。李某未自覺履行判決義務,祁某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受理此案後,向李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然而,李某在收到通知書後馬上與妻子范某協議離婚,約定全部財產歸范某所有。

該案執行過程中,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由李某分期付清執行款,但李某再次違約。執行法官查到李某的一個銀行帳戶每月都有進帳,因其在有履行能力的情況下,拒不交付相應款項,法院依法以涉嫌拒執罪將案件移交公安機關。

李某到案後,承認自己想通過離婚的手段逃避執行,對自己的行為懊悔不已。李某的前妻范某代其交付了9.4萬元執行款,取得了申請人的諒解。最終,武陟法院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依法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法院執行期間,被執行人如故意隱匿財產並惡意轉移並以此來逃避執行,將致使生效判決、裁定無法執行,不僅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還嚴重損害司法權威,破壞社會誠信體系,因此這樣的行為是拒執罪的重點打擊對象。

順序不能錯!先償還法院裁判確定的債務

沈騰在小品《還不還》中,刻畫了一名「老賴」的無賴嘴臉,這個節目受到廣泛歡迎。「沈騰」在最後被動之以情,表示願意歸還「艾倫」欠款,但這一行為如果真的發生在現實中,可能會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小品中,「沈騰」已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由此可知其在法院尚有執行案件正在處理。而「艾倫」則表示,「要找個有證的律師告你」,這句經典的台詞也表明了此時「艾倫」並未起訴「沈騰」。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