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中國就有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我生活在一個農村的大家族中,從小就親眼目睹大家族對男孩的偏愛,以前我對這種養兒防老的觀念也很認同。可是在我大學畢業後,從我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我對這個觀念產生了極大的疑問——兒子真的能防老么?
01:
現在就從我的親身經歷的事情開始說起吧!
我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母親生我的時候,我奶奶一看是女孩,直接罵了一句:丫頭片子賠錢貨。然後就不管我的母親了,據我母親說,她生我的時候,月子裡都是自己洗衣做飯帶孩子的。
過了兩年,母親再次懷孕,這一次很幸運的生下了我弟弟。弟弟是全家人傳宗接代的希望,母憑子貴,母親在家裡的地位提升了許多。父母認為只有弟弟可以養他們老,全家人都把弟弟寵的就像寶貝似的,我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可是在母親生了一場大病後,她卻來找我這個嫁出去的女兒給他們養老,這也算世事難料吧。
自弟弟出生後,我媽總是念叨,說把我養的再好,也是一個賠錢貨,說只有我弟弟才能給她養老。小的時候,我在家遭遇了太多的不公平待遇,譬如家裡的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我必須讓著弟弟。如果我和弟弟發生了衝突,父母二話不說,就會甩我一個耳光。父母一碗水端不平,我心裡是有數的。我迫切的需要脫離家庭,於是我拚命的讀書,希望考取大學擺脫這樣的家庭。
父母越是偏愛弟弟,弟弟越是不爭氣。弟弟中考時,沒有考上高中,就開始走入社會了。他沒有過硬的文憑,又不肯腳踏實地的學技術,以至於經常換工作。他失業的時候,就整天泡網吧,還伸手向父母要錢花。
父母本來打算讓我高中畢業就外出打工的,或許是弟弟的不成器,父母開始把注意力轉到我的身上。高考時,我考取了一所不錯的大學,父母第一次誇我為他們爭了一口氣。上大學的時候,我努力學習的同時,還勤工儉學。依靠著獎學金和勤工儉學,我總算把大學四年讀完了。
大四的時候,許多家庭條件的好的同學都忙著考研,我卻腳不離地的四處找工作。因為有勤工儉學的經歷,我在離校的前一天,收到了一家大公司的錄用信息。
02:
我參加工作以後,每個月都給我媽寄兩千塊錢。在我上班的第三年,我弟弟和女朋友要結婚了。我媽說弟弟的岳母要求我家在城裡買一套房,父母硬是逼著我給弟弟湊了十萬塊錢的首付款。那時我每個月工資只有九千塊錢,每個月還寄給我媽兩千,自己還要付房租和吃飯,女孩子還要給自己置辦幾身行頭。我算是節約的了,就這樣我工作兩年半還存了十二萬。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