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
只是當問起成成打算在入殮師這個職位上做多久的時候,成成沉默了。他並不清楚,或者說他只是渾渾噩噩地過著生活。在許久的沉默之後,成成才緩緩的說出,自己已經想要放棄。入殮師的社交圈是非常小的,特別是對於成成這種沒有什麼交際圈的人。但好在成成還是有著幾個比較要好的朋友,成成決定不久後便放棄這份工作,和朋友一起回到二三線的城市。尋找新的工作,或者是嘗試進行創業。可以發現,真正的入殮師,並沒有吳津娜那樣光彩。而來自工作的壓力只是其一,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偏見,更加銳如尖刀。
17/19
在貴州衛視的一檔《中國故事》節目中,曾經邀請過一位名為季爍紅的入殮師。就如同她的父母一樣,許多選擇進入入殮師行業的第一道門檻,便是來自自己的家人。「死」這一字很是忌諱,許多人覺得和「死」沾惹上關係的,大多不是什麼好的職業。在季爍紅選擇報考入殮師的時候,她的父親就曾用斷絕關係來威脅過季爍紅。
而在第一次參加實訓之後,季爍紅更是對那身上好像怎麼也洗不去的異味,感到深深地不適。那是季爍紅第一次想要放棄,因為選擇這個專業,她和父親已經關係不和。而當給母親打去電話的時候,母親只是冰冷的回應她:「這不是你自己選擇的嗎?」然而家人終究還是關心自己的,雖然嘴上不願意接受女兒的選擇,但是母親還是願意支持她。可是當離開了家人,社會對於入殮師剩下的,便更多的是偏見。有的時候,在聽聞身為入殮師的身份時,對方會拒絕和你握手,因為你的雙手經常接觸逝者。
18/19
甚至在租房的時候,在聽聞入殮師的身份後,也會拒絕將房子租給這樣的人。
親朋好友婚宴,會因為自卑不敢參加,甚至不敢將工作告訴別人,害怕換來的是嘲笑歧視以及給家人丟臉。
工資不高工作壓抑,工作環境參差不齊,工作內容繁瑣復雜。這才是大部分入殮師的工作現狀。
很多人覺得醫生護士是高尚的職業,卻對殯儀人員並不理解。這種思想固化在許多老人的心中,但可以看見的是,殯葬行業,正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可。
入殮師就像是黃泉的掌舵人,他既迎來死者,又送走死者。我們能做的其實不多,只是用平常的心態去正視他們,去理解他們這便夠了。
一點小小的善意,或許便是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消除偏見是一條極為漫長的道路,但是只要沿著這條道路,便終究會離終點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