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原想這可能是婆婆催自己結婚,讓自己放心才想出來的主意,然而嫁到他們家之後,她才知道公婆真的是難得一見的好人。像之前,她在家裡遇到奶奶欺負母親的那種情況,在蔣敏回老家的時候,完全沒有,婆婆會主動承擔所有的家務,讓她歇著,就算早晨她睡到日上三竿,婆婆都不會叫她,反而說她工作累,讓她多休息。
當初她坐月子的時候,因為自己的母親沒空,她又不好意思支持婆婆,所以原想著請一個保姆,結果婆婆不放心,再三向蔣敏保證,自己絕對不會影響她的生活,還告訴她,外人終究不如自家人伺候的好。蔣敏猶豫了好久,才讓婆婆過來,事實上蔣敏的這兩次月子,都是婆婆幫忙照顧的,蔣敏也真的是感謝婆婆在月子裡面的付出。
她從來沒有想過婆媳之間還可以有這麼舒心的關係,婆婆從來都不管蔣敏怎麼帶孩子也不會教蔣敏怎麼去做,她只是會提一些參考性的意見,準備好營養的月子餐。在他們家裡,婆婆從來沒有插手過蔣敏和程迪之間的事,哪怕兩個人吵架了,婆婆都會故意躲出去,要是回來也不會說蔣敏的不是,而是直接說程迪不對。
這些年,婆婆就把蔣敏當成女兒一樣對待,而到了過年的時候,給蔣敏紅包也是一樣的道理,婆婆就說:「你也是別人家的女兒,我們家自然是把你當女兒,小孩兒有紅包,你在我們眼裡,也是小孩兒,是更珍貴的小孩兒,這些錢都不管多少,都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你收下就好,不用不好意思。」
蔣敏一開始還不願意收,最後執拗不過只好收下了,也正是因為婆婆的這個習慣,蔣敏平日裡也都會積極地往家裡買一些營養品,寄回一些錢來。
雖然說這些錢最後可能也是到了自己手裡,但是被公婆珍視的感覺讓她很感動,都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如今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公婆如此待她已經十年了,蔣敏也暗暗發誓,日後自己一定也要對公婆這麼好。
其實,遇到一個好婆婆,真的是一件特別幸運的事,有些婆婆沒有文化水平,不懂得什麼大道理,思想封建,就以此為藉口欺負兒媳,對兒媳婦處處立規矩,就想拿著自己年輕時候的那一套來對付兒媳。
然而有些婆婆文化水平確實是不如兒媳,可是卻懂得做人的一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將心比心,是日久見人心,從來都不計較自己的得失,而是真的把兒媳當成女兒一樣。
在與兒媳相處,不是靠強勢的手段也不是靠發脾氣立威,而這樣的老太太,自然也就能把兒媳的心所折服,兩個人都去將心比心,那婆媳之間的關係自然是特別和諧。
03
都說人心都是肉長的,而蔣敏的境遇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如果婆婆肯貼心貼肺地對兒媳婦好,那兒媳婦也一定會記住婆婆的付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就是這樣樹立起來的嗎?
以柔克剛,只要你一直對對方真誠實意,拿出一顆自己的真心,那這種堅持就肯定會打動對方,而對方也會同樣對你,你既然為她著想,她也不捨得讓你難過,兩個人都將心比心了,自然是好的跟一個人一樣。
塗磊曾說:「往往一個母親真正愛兒子的體現是更愛他的老婆,說任何事情,說問題,先數落自己的兒子,而不是數落自己的兒媳婦。」
仔細考慮一下,有多少婆婆能夠做到這樣呢?
這也就給所有的婆婆提了一個醒:
想要想自己的婆媳關係能跟蔣敏的婆媳關係一樣,那就務必要這麼對人家,尤其是在對待兒媳的態度上,一定要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女兒來看,不能讓她在自己家裡受了委屈,在兒子和兒媳之間學會權衡,做一個有溫度的婆婆,而不是只會護犢子的母親。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