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對待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被區別對待的人,處於弱勢的那一方,往往會心生許多怨念,心中的不滿越積越多,最終爆發出來,會產生大大小小的盾。如果在一個家庭之中,長輩對於自己的晚輩也是區別對待的,那麼這個家庭也是很容易爆發矛盾和爭吵的。這種區別對待會給一個家庭埋下禍根,也會為這個家庭的情感危機造成隱患。
一個情感博主曾經說過:
「在我被區別對待的時候,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對我不好,不公平。」
如果想要家庭關係和諧,那麼作為長輩的最好做到一視同仁。就拿婆媳之間的關係來舉例子,如果作為婆婆,偏愛自己的兒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是自己生養的,而兒媳作為新的家庭成員,相處時間也沒有很久,但是這種偏愛只能放在心裡,不能放在行為上。
01.遇上一個斤斤計較的婆婆,我失去了購物自由,她認為我自己掙的錢沒資格花;
劉曉婷最近的生活很是苦惱,她本以為嫁給丈夫張旭之後,等待她的是一段甜蜜的婚姻生活,沒想到張旭的母親就已經讓日子過的不開心。
劉曉婷就和丈夫張旭商量好,夫妻倆掙的錢,除了一部分拿出來作為家庭開銷,及作為家庭存款以外,有的餘下的錢就各自自由支配。但是張旭的母親卻不這麼認為,每次劉曉婷給自己買新的衣服或者化妝品時,都會被張旭的母親嘮叨,有時候甚至會指責她,說:「兒媳,你怎麼能亂花錢呢?我兒子賺錢這麼不容易,多出來的錢應該存著,你老是買這些沒用的衣服化妝品,我兒子賺到錢都放家裡了,你看他的自己買過什麼了嗎?你這樣好意思嗎?你不心疼自己丈夫的嗎?」
劉曉婷心裡很無語,很想翻白眼,但是忍住了,她想和張旭的母親講道理:「媽,張旭他也花錢,他沒買衣服,沒買化妝品,但是他買足球賽門票了啊,有時候他跑到外地看球賽,一花就是好幾千,你看到這個機子沒?他新買的遊戲機,都快小一萬了。」張旭的母親一時語塞,但是很快就反駁道:「他一個大男人看場球賽咋了?球賽又不是天天有,而且這台遊戲機買回來,你不也用嗎?」劉曉婷很想笑出聲,但是忍住了,耐著心子回答:「球賽不是天天有,我衣服也不是天天買呀,我一個月就買那麼一兩件。」
婆媳倆的對話當然是不歡而散的,每次劉曉婷都想好好的講道理,但是張旭的母親根本聽不進去,她根本沒有把劉曉婷放在平等交流的位置。兒媳買東西就會被指責,自己兒子買東西就當看不見,看著自己婆婆如此雙標的做法,劉曉婷已經放棄了和她溝通的打算,她想著,才結婚不到一年,不想鬧矛盾,大不了以後少買點東西,或者買了不讓婆婆知道就得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