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古龍和三毛的江湖往事

2023-05-11     緣分     9153

  兩人合作的《獨臂刀》大賣,票房破百萬,張徹從此被稱為「百萬導演」。

  從此,倪匡的編劇生涯一發不可收拾,僅為邵氏電影就寫了261個劇本。

  影片《報仇》上映後,讓23歲的姜大衛成為香港第一個影帝。

  1972年,倪匡創作劇本《精武門》,虛構了「陳真」這一人物,經過李小龍的演藝,成為武俠片史上的經典角色。

  倪匡、古龍和三毛的江湖往事

  之後,倪匡和張徹繼續合作了《馬永貞》《唐山大兄》《刺馬》等。

  尤其是《刺馬》,這部電影曾被認為是張徹導演的巔峰之作,將暴力美學發揮得淋漓盡致。

  倪匡、古龍和三毛的江湖往事

  三十多年後,導演陳可辛翻拍了這個故事,即《投名狀》。

  而古龍對倪匡也是推崇備至:「寫小說,寫雜文,寫劇本,倪匡一個人就可以比得上古龍三萬個。」

  之後,古龍小說陸續被翻拍成電影,起決定作用的也是倪匡。

  1975年的一天,在香港一家餐館裡,邵氏老闆邵逸夫和員工進餐,其中酒有倪匡和大導演楚原。

  幾杯酒下肚,大家話匣子打開了,彼時楚原也是鬱鬱寡歡,拍攝的好幾部影片都撲街了。

  倪匡向他推薦古龍小說《流星•蝴蝶•劍》,說是模仿《教父》寫的,很適合改編成電影。

  倪匡、古龍和三毛的江湖往事

  這部電影上映後反應熱烈,收穫159萬元票房,楚原也一改頹勢,重新煥發了生機。

  這之後,他又相繼拍攝古龍的《天涯•明月•刀》《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等18部小說。

  這些片子清一色由狄龍主演,形成了「楚原—古龍—狄龍」的鐵三角。

  倪匡、古龍和三毛的江湖往事

  因為有一年的票房總和超過千萬元,便有了個「楚千萬」的稱號,風頭蓋過張徹。

  隨著小說被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古龍也名利雙收,財源滾滾。

  有錢了,自然要顯擺一下。

  他買了一輛加長型VOLVO,當時台北只有兩輛,後備箱裡常年備著酒,到哪裡吃飯就拿上一箱上樓。

  武俠作家丁情在《我的師父古龍大俠》一書中說:「讓古龍紅遍半邊天的,電影當然是功臣,但最大的推手卻是古龍的莫逆之交倪匡!」

  倪匡、古龍和三毛的江湖往事

  金庸雖對倪匡好得近乎寵溺,但他卻是與意氣相投的古龍更為默契。

  有一天晚上,在台北市的古龍家中,倪匡、古龍和三毛齊聚一堂。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