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老人想去女兒家養老,遭女婿拒絕,聽完女婿一番話,明白了
隨著多元化養老方式進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老人不再依賴養兒防老,他們把更多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畢竟,憑藉自身條件養老,比依靠子孫後代養老,更可行,也更現實。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很多老人沒有意識到,那就是養老也是分階段的。
那就是:經濟和生活獨立階段---喪失勞動力依賴他人階段---喪失行動力臥床階段---喪葬階段。
在這些階段中,除了第一個階段外,其他階段老人想要順心,除了錢外,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兒女是否孝順。畢竟晚年在兒女家裡養老,終究還是比在養老院更溫暖些。
一位67歲的老人想去女兒家養老,但是卻遭到了女婿的拒絕,當他聽完女婿的一番話後,才終於明白了人到晚年,養老能靠誰?老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講述人:67歲的李大叔
我和老伴是農民,年輕的時候,為了多攢錢讓生活能過得好點,我不怕吃苦,儘量用一天的時間幹完兩天的活,攢下的那一天我就會到附近的工地去做小工,但即便是這樣,我們的日子也沒有富裕過。
我們有兩個孩子,在生完女兒後,我們又冒著被罰款的風險,追生了一個兒子。
女兒從小就又懂事又孝順,放了學就幫著家裡干農活,基本沒有讓我們操過什麼心。女兒高中畢業後,很順利地就考上了大專,然後在城裡找了一份工作。
兒子因為是老么,家裡人都讓著他,也沒讓他干過什麼活,從小就調皮搗蛋,學習成績也是一般般,沒有考上高中,後來花錢才讓他去讀了一個中專。
女兒在城裡交了一個男朋友,是個廚師,家裡條件一般,但男孩為人不錯。結婚時,我們跟親家要了10萬元的彩禮,當時親家想商量價錢或者分期付款,我們堅決不同意,想著這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要不是女婿堅持的話,這門親事差點就吹了。
婚後小兩口在女婿家裡的支持下,開了一家餐館,開始幾年經營得比較困難,後來就慢慢地好起來了,還賺錢買了一套房子。
兒子畢業後,在城裡找了好幾份工作都不滿意,便在網上開了一個網店開始做生意。我們便把女婿給的10萬元彩禮錢全給了兒子,讓他去創業。兒子說他要進貨,沒有車不方便,我們又拿出所有積蓄給兒子買了一輛車。但即便是這樣,兒子的店也沒有怎麼賺到錢。
後來村子因為一條高鐵線要拆遷,我們家分到了80萬的補償款。當時兒子要結婚,女方要求必須在城裡要有房,所以我們就用60萬給兒子買了一套房,自己留了20萬傍身。兒子結婚後,我們便順理成章地搬到城裡和兒子兒媳一起住。
住在一起後才發現,兒子和兒媳好吃懶做,不知道節儉,花錢大手大腳,沒有錢了就找各種理由來找我們要。前前後後給了他們5萬以後,我和老伴就有些擔心,現在我們沒什麼經濟來源,錢都給了他們以後咋辦,所以後面就沒有再給他們了。但自此以後,我們就經常和兒子兒媳發生矛盾和爭吵。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我因為常年蹲著干農活,腿部有疾病,有一次復發就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左右。在這期間兒子就來了四五次,每次待不到半個小時就藉口有事先走了,兒媳根本是連人影都沒有見到過。而女兒和女婿兩個人一個守白天,一個守晚上的來照顧著。
看著女兒女婿這麼孝順,我便萌生了去女兒家養老的想法!
我出院後,只要在兒子家住得不高興,便和老伴去女兒家住上幾天。女兒對於我們的到來也很高興,每次都會做一大桌的好菜來歡迎我們,臨走的時候也會拿一些我們喜歡的食品帶走。
因為在女兒家受到了盛情款待,就覺得在兒子家住著是越發的不順心,還會經常在兒子兒媳面前念叨著女兒的好。時間長了兒子兒媳就不耐煩了,有次兒子對我說,你們喜歡去女兒家住,你就讓女兒給你養老啊!
聽了兒子這麼說後,我便開始挂念起這件事了,最後和老伴決定與兒子協商這件事情。協商後我們得到了兒子的承諾,只要我們去女兒家養老,兒子不但每個月給600元的生活費,還會承擔我和老伴的醫藥費等開銷。
當我把這個提議告訴女兒女婿的時候,女兒沒有反對,她讓我們安心地住下,但是女婿的一番話卻讓我們沒有辦法住下去。
他說:爸,你們偶爾來我們家住一下,我們很歡迎,但如果說你們以後打算在我們這養老,我是真的做不到。
您還記得幾年前小雙生病我去找您借錢的時候嗎,那時我們店營業沒多久,經濟比較困難,小雙在醫院裡住了半個月,我找您借5000元錢。當時您跟我說,女兒已經嫁到我們家了,所以這種事情應該讓我們家自己想辦法,而不是來找娘家。而沒過多久,您就給您兒子買了一輛車。
如今,您手上還有10多萬吧,我想您肯定也是要留給兒子的。在您看來,養兒防老,所以您把所有的東西都留給兒子,我們沒有意見。但是現在,我不知道您為什麼要讓女兒給您養老,我覺著非常不能接受。
說實話,這並不是我對您無情,而是我是家中獨子,這幾年都是我這邊的父母在幫襯我們度過難關,我沒有兄弟姊妹可以分擔,我是要給他們養老的。
遭到女婿的拒絕後,我和老伴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因為我們已經收拾好了行李,準備搬到女兒家居住。人雖老了,但還是要臉面的,我和老伴也沒有回兒子家住,而是直接在外面租了一間屋子,臨走的時候提醒兒子記得承諾過的生活費。
我現在算是想明白了,什麼養兒防老,養老真的只能靠自己。
我和老伴現在還有10多萬的拆遷款,和每個月1千多的退休金,只要沒什麼大事,我們倒也能舒心養老。要是真的不能自理了,我想女兒肯定是不會不管我們的吧。
結束語
在李大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內心的矛盾和無奈。他有著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所以對兒子偏心,把財產都給了兒子,但當覺得兒子靠不住時,他又想讓女兒來分攤養老責任,這時他又覺得兒女一視同仁了。這種雙重標準的結果就是兩邊都沒有著落。
這種依靠養兒防老的方式,如果兒女孝順的話是老人的福分,如果兒女不孝順,老人也是強求不來的,我想最好的辦法,還是提前對各種情況做好準備。
因此,如果是未來想和兒女同住的話,不只要提早規劃,還要有足夠的智慧,要學會處理好兩代人的關係。不只要與兒女和睦,更要與兒媳、女婿和睦,因為未來決定能否與兒女同住的心愿,關鍵可能是兒媳或是女婿。
您對李大爺的做法有什麼看法嗎?您覺得他的女婿該不該讓他過去住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