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兒子寧願吃外賣,都不吃她做的飯,兒子怒懟「家裡沒人情味」

2023-07-12     昀澤     8870

但在家庭中,我們沒有人,會願意被家人當做工具,因為家是以情感為中心的,如果只關心家庭成員所做事情的結果,就會很容易讓對方感覺到,你愛的不是他,愛的是那件事的結果。

無疑,佳佳在家裡就有這樣的感覺,他對母親很失望。

佳佳說:我不需要母親的關心,因為她根本不懂,並且我已經長大,我會給自己這種認可。

從心理學上說,佳佳是十分需要母親的誇讚和鼓勵的,不論過去,還是現在。

26歲兒子寧願吃外賣,都不吃她做的飯,兒子怒懟「家裡沒人情味」

只是他從未得到過母親的誇讚和對他的認可,進而變成了心理學上說的「迴避型依戀」。

也就是說,當佳佳從外界無法獲得所需要的心理認可時,他壓抑著自己被認可的需要,暗示自己根本不需要母親的認可。

可這正是他對母親的失望之處,嘴上說著不需要,其實內心很渴望,我們也希望李女士可以認識到這點,多給兒子一些肯定。

26歲兒子寧願吃外賣,都不吃她做的飯,兒子怒懟「家裡沒人情味」

尤其在他的事業上或者興趣上,多給具體的建議和行業的討論,而不是直接否定兒子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我們在關心產蛋的同時,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下蛋的雞;

我們在關注產品時,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機器的運行和保養。

動物和機器尚且如此,需要維護,更何況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