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跨省市「一鍵遷移」
聯合發布3批311項「川渝通辦」事項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部署推進三年多來,川渝兩省市各級各地各部門切實深化合作、健全機制,積極開展首創性、集成化、差異化創新探索,推動一體化發展,在產業協作、政策協同、項目共建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以發展改革情況通報形式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區域協作18條經驗做法」。「這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區域協作經驗做法首次得到國家層面系統總結推廣。」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重慶和成都的城市地標建築物風光圖(資料圖)
18條經驗做法有哪些?
跟隨小布丁一起來看看
01促進產業共建共興
⊙共建優勢產業鏈
聯合出台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特色消費品4個領域高質量協同共建實施方案,細分產業鏈圖譜特徵,推動補鏈、延鏈、強鏈。2022年,川渝共生產汽車318萬輛,同比增長17%,電子信息製造業產值規模達1.6萬億元,成渝電子信息先進位造集群入圍國家級先進位造集群。今年上半年,「重慶造」新能源汽車產量15.2萬輛、同比增長9.6%;「四川造」新能源汽車4.9萬輛、同比增長75%,均呈現強勁增長勢頭。
長安汽車分撥中心(資料圖) 王加喜 攝
⊙共建聯合招商機制
兩省市聯合召開全球投資推介會,發布「雙城雙百」投資機會清單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招商十條措施,建立協同招商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和協調聯絡工作制度,互邀參加智博會、西博會、西洽會等重要展會活動,相互支持舉辦專題性投資促進活動。
⊙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
川渝高竹新區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共建的省級新區,探索構建「小管委會+大公司」運行管理模式,成立全國首個跨省稅費征管服務中心,試行建設用地指標、收儲和出讓統一管理機制。
川渝高竹新區鳥瞰圖。四川省廣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02共同建設統一市場
⊙推進市場准入「異地同標」
統一經營主體登記身份實名認證,統一名稱自主申報字詞庫、申報名稱適用規則標準,統一經營範圍規範化表述,構建營業執照「異地互發」服務平台,實現營業執照異地互辦互發、立等可取。
⊙實現企業跨省市「一鍵遷移」
聯合印發企業跨省市遷移操作規程,實現企業通過電子稅務局申請跨省市線上遷移,遷移後納稅信用級別、開票限額、留抵退稅、實名辦稅信息等征管數據可全面繼承沿用,為企業在川渝自由流動提供便利。
⊙共建跨省公平競爭審查協作機制
建立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交叉互評機制,統一評估方法、評估原則、評估內容,開展重慶大足、北碚、萬州、黔江與四川內江、綿陽、達州、南充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交叉互評。印發《川渝涉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辦法(試行)》,暢通舉報渠道,統一處理程序。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