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相剋的規律概括為:水能克制火,火能克製冰草,冰草能克制水,雷可以克製冰、火、水,風和岩都被雷、冰、火、水所克制,打風盾可以使用除風外的其他元素攻擊,打岩盾則可以使用岩元素或重擊攻擊。
愚人眾盾:水克火,火克冰,冰克雷,雷克水。
打蒸發反應的隊伍通常會搭配一個水屬性和一個火屬性角色,這樣可以應對所有類型的破盾。雖然水盾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但水屬性角色同樣可以有所表現。這也是很多適應環境能力強的隊伍的選擇。
選擇隊伍時需要優先考慮打什麼元素反應。目前有多個T0級別的蒸發反應隊伍可以選擇,但基本上沒有感電超載反應的隊伍可供選擇。
2. 充能需求
充能是許多新手容易忽略的關鍵點。大世界沒有限制時間,因此如果角色沒有充滿能量就釋放技能,只需要稍微打一會兒即可充滿再用。但是,在關鍵時刻的戰鬥中,充能的重要性非常高。此外,充能還與角色的聖遺物有關係,有時即使想追求充能,也不一定能做到。
舉例來說,雷神國家隊(雷電將軍+班尼特+行秋+香菱)這個隊伍的4個角色都需要大招才能進行輸出,而且這些角色的充能需要一定的時間。假設在4個角色充能都滿的情況下,你可以在16秒內造成160萬的傷害。但是從第17秒開始,4個角色的大招都用完了,但是充能還沒有滿,這個時候隊伍的輸出變得非常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段時間就是在浪費輸出。
如果我們考慮一個不同的隊伍,比如草神國家隊(由納西妲、久岐忍、行秋和菲謝爾組成),久岐忍並不依賴Q技能,而且菲謝爾和納西妲的主要技能是E,而且充能缺口也很小,只有行秋需要確保足夠的充能。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個隊伍更容易實現持續循環輸出,從而不斷打出高傷害。
充能是構建隊伍時非常重要的一環,它的核心是確保隊伍的輸出循環不斷檔,並不能盲目地加強輸出能力。但是需要根據不同角色和隊伍的需求來分析,因為每個隊伍的需求都不同。
3. 輸出能力
這部分是大家最熟悉和最感興趣的部分。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影響輸出傷害的因素。以下列出的7個因素將決定一次輸出能造成多少傷害。傷害的組成是一個巨大的話題,如果想了解詳細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我將簡單介紹一下我的理解。
攻擊是指角色在面板上顯示的攻擊力值。在《原神》中,大部分角色的輸出都是基於攻擊力進行的,但少數角色的輸出則依賴於其他屬性,例如夜蘭和心海快速增加生命值來提高輸出,而一斗則靠提高防禦力來進行攻擊。
倍率是指技能描述中,基於該屬性可以額外造成的傷害或效果。例如,神里綾華的9級E技能,可以造成攻擊力的407%的傷害;雲堇的12級Q技能,根據雲堇的防禦力提供普通攻擊傷害,提供的傷害值為雲堇防禦力的64%。
增傷是指對應元素的攻擊傷害會增加,通常在選擇聖遺物的時候,會優先選擇對應元素的增傷杯子。而像絕緣套裝的四件套效果,也是增加對應元素的攻擊傷害。
暴擊:這個術語很容易理解,它包括了面板上的暴擊率和暴擊傷害的數值。
這是計算增強反應效果的區域,例如蒸發反應。如果怪物身上帶有火元素,而進行攻擊時使用水元素造成的傷害將會增加至2倍。而火元素和水元素產生的相互作用,即火反應水,則增加傷害效果為1.5倍。需要注意的是,激化反應,包括超激化和蔓激化,將被計算在倍率區。
防禦是指怪物的防禦數值,它會影響我們的傷害輸出。有一些角色能夠減少怪物的防禦,比如雷電將軍的2技能。
抗性是指怪物身上的一項數值,有些聖遺物或者角色的技能可以降低怪物的抗性。例如,裝備風套或草套的4件套效果,或者使用妮露的2命技能都能夠降低怪物的抗性。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