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幅反應的影響範圍包括7個區,而劇變反應不受防禦和暴擊區的影響(除了納西妲2命),且劇變反應的強度受等級影響較大。
需要額外注意的是,這7個部分在最終計算時是相乘而不是相加。因此,在增加傷害數值時,將數值分散在多個不同的區域比將它們疊加在一個區域更有效,這被稱為稀釋。舉例來說:
7個5相乘的結果是78,125。如果在這7個5中任意挑選一些,每個位置上都增加10後,得到的新結果是234,375。但如果將這個10拆分到5個位置上,得到的新結果是420,175,這兩個結果相差了79%。因此,在刷聖遺物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在同一個位置上投入過多的資源。
角色職能和傷害實際組成
理解了傷害的組成之後,讓我們來看看不同角色如何共同造成傷害。通常,在一個隊伍中,傷害相關的角色包括主C角色、副C角色和增傷輔助角色。主C角色主要負責輸出,因此他們自身的抗打擊能力很重要。副C角色則協助主C輸出,並為主C提供增傷。輔助角色則完全為主C提供增傷。我們可以以經典的國家隊為例:
在這個三人組中,香菱是主C,行秋是副C,班尼特則擔任輔助角色。在正常循環中,班尼特、行秋、香菱會依次釋放技能Q,其中行秋的普攻會觸發Q的雨簾劍附帶水元素效果,使怪物獲得水元素附著狀態。這時,香菱可以站在班尼特釋放的Q區域內開大招,旋火輪將獲得班尼特最高1201點攻擊力的加成,如果班尼特和香菱還有特定的命座組合,旋火輪還可以獲得火元素傷害加成。旋火輪攻擊帶有水元素附著狀態的怪物,會獲得1.5倍蒸發反應傷害,從而實現傷害最大化。
在遊戲中,行秋負責輸出攻擊並裝備水晶;班尼特負責為行秋和香菱提供攻擊加成,並在此同時進行治療;香菱負責享受增傷效果並對敵人造成最終的傷害。這三人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實在是一支非常出色的團隊。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成功組隊的關鍵是讓每個隊員都為最終傷害提升做出貢獻。
4. 生存能力
關於如何讓團隊保持活力完成輸出的解釋。其核心能力分為治療和開盾。治療能力又分為針對整隊的前台和後台治療,以及針對前台角色的治療。開盾的能力不僅可以讓角色免受傷害,還具備重要的抗打斷能力,對最終輸出造成巨大影響。
5. 前後台組成
俗話說,流水的主C,鐵打的輔助。原神一個隊伍有四個角色,但是只有一個可以站在前台,這就註定了有後台輸出或輔助能力的角色的適用面要遠大於只能前台發揮作用的角色,而一般主C都是前台角色,輔助大都是後台。其次,後台能力強的角色,往往都可以適配多種不同的隊伍,而前台角色,大部分都需要基於自身的特點去搭建隊伍,一旦這個隊伍受到環境針對上不了場,就使用率暴跌。而輔助則可以,這個隊不行我就換一個隊。經典案例之一就是心海,心海在凍結隊被針對後,立馬和妮露組成了新的隊伍,導致綾華使用率大降,而心海甚至不降反升。
目前頂尖的角色都擁有強大的後台能力,其中後台能力稍弱的雷神在前台的短期輔助能力也是頂級的。我推薦的第二檔對策卡中,除了妮露全是主C類型的五星角色。這些主C組成的隊伍非常強大,但一旦被針對,主C就立即失業。
6. 操作要求
我覺得很多玩家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點,那就是每個角色和隊伍操作難度的不同。操作的達標程度直接決定了隊伍的輸出水平。作為一個中年手殘的手機玩家,我非常在意這個。例如,選擇火元素角色時,要選擇胡桃還是宵宮。理論上,胡桃隊伍在非6命的情況下,應該比宵宮強。但是,胡桃的A重閃或A重跳這個操作,我只能打出高手一半的次數,輸出減半。而宵宮的輸出只需要開E後不斷普攻,完全沒有難度。結果是,雖然宵宮的理論輸出不如胡桃,但是我只能發揮胡桃一半的實力,而可以發揮宵宮90%以上的實力。所以對於我來說,宵宮更有用。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